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庶士的意思、庶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庶士的解释

(1).众士。《书·毕命》:“兹 殷 庶士,席宠惟旧。” 孔 传:“此 殷 众士,居宠日久。”《诗·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冬至》:“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

(2).官府小吏。《国语·鲁语下》:“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韦昭 注:“庶士,下士也。”《礼记·祭法》:“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 孔颖达 疏:“庶士,府史之属。”《汉书·王莽传中》:“更名秩,百石曰庶士。”

(3).军士。《荀子·正论》:“庶士介而夹道。” 杨倞 注:“庶士,军士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庶士是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庶”与“士”的原始义及历史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释义:

一、指众多有才德的男子或低级官吏

“庶”本义为“众多”(《说文解字》:“庶,屋下众也”),引申为普通、非嫡系;“士”在先秦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多指有学识或担任低级官职的男子。

二、特指低级官吏或士人群体

周代官制中,“庶士”与“庶人在官者”同义,指未获正式爵位、从事基层事务的官吏。

语义演变

秦汉以降,“庶士”逐渐泛指普通士人或低阶官员,如《后汉书·舆服志》载:“公、列侯、中二千石以下至庶士,皆以皂缯为檐。”此处“庶士”与高官对举,凸显其身份层级。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庶士”词条释义。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庶”“士”字义解析。
  3.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官制相关注解。
  4. 王逸《楚辞章句》(中华书局,2015年):对《湘夫人》的注释。
  5. 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摽有梅》篇疏解。
  6. 缪文远《中国历代官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周代官吏制度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庶士”一词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众士(普通士人群体)

    • 指数量众多的士人,常用于描述普通知识分子或士族阶层。例如《尚书·毕命》提到“兹殷庶士”,指殷商时期的士人群体。在《诗经·召南·摽有梅》中,“求我庶士”则指未婚男子。
  2. 官府小吏(低级官吏)

    • 特指官职较低的下士或地方小吏。据《国语·鲁语下》记载,庶士需自给衣物,韦昭注解其为“下士”。王莽改制时,将俸禄百石的官吏称为“庶士”(《汉书·王莽传》)。
  3. 军士(士兵)

    • 在军事语境中代指普通士兵。如《荀子·正论》描述“庶士介而夹道”,杨倞注“庶士,军士也”。

二、延伸解析


三、权威文献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语义演变分析,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神伤襃采别具匠心鬓发粲花之论餐霞漱瀣出君储款黜浊打射电子学对比温度蹲班房恩威并用尔汝藩盾翻撷翻嘴蜚谗耕车寒虀洪泉交讬阶绪惊人就养谲诳郡王句爪抗章枯荷连裆量人里勾外联令公香龙骧豹变闾互马步没留没乱南甍沤泄判析撇烈褰褰绮罗清闲确诊商老少林寺设粥双身子姝美苏生檀弓醰醲条衣推推搡搡图説物如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