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屯官的意思、屯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屯官的解释

掌管屯田事务的官。《新唐书·百官志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屯官是中国古代职官体系中与屯田事务相关的管理职位。从汉语词源角度解析,“屯”字本义为聚集、储存,《说文解字》释作“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后引申为驻军垦殖的军事组织形态。作为复合词,“屯官”特指掌管屯田事务的官员,其职能在历代典籍中有明确记载。

在汉代军事制度中,屯官负责统领戍边军队开展农垦,《汉书·食货志》记载“徙民实边,使屯戍之事兼耕桑之业”,这种军屯制度中的管理者即被称作屯官。唐代进一步完善屯田管理体系,《唐六典》载尚书省工部下设屯田郎中,“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地方屯官需定期向中央汇报粮食收储情况。

宋元时期屯官职能发生演变,除管理军屯外还涉及民屯事务。元代《经世大典》记载“立屯田万户府,秩从三品,掌屯种之事”,此时屯官已形成独立的地方行政系统。明清两代延续屯官建置,《明史·职官志》特别注明边镇卫所中“每卫设屯田官一员,专督屯种”,其官秩与地方知县相当。

该官职设置体现了中国古代“寓兵于农”的治理智慧,在保障军队粮饷供给、开发边疆地区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作用。历代典章制度文献中关于屯官的详细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与农业经济提供了珍贵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

屯官是中国古代掌管屯田事务的官职,其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屯官是古代负责管理屯田的官员,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农耕、监督收成及赋税征收等。该官职在唐代文献中明确记载,例如《新唐书·百官志一》提到“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表明其考核标准与农业管理成效直接相关。

二、职责与历史背景

  1. 屯田制度:屯田制起源于汉代,唐代延续并完善,通过军队或平民垦荒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屯官需统筹土地分配、农时安排及赋税核算。
  2. 行政职能:除农业生产外,屯官还需处理户籍登记、纠纷调解等事务,部分情况下兼具军事管理职责(如边境屯田)。

三、现代研究中的评价

学者认为,屯官制度体现了古代“以农为本”的政策导向,其考核标准(如“收穫成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视。此外,这一官职的设置对边疆开发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延伸知识

“屯”字在古汉语中兼具“聚集”(如屯粮)和“驻扎”(如屯兵)之意,与屯官的职能相呼应。类似官职在不同朝代名称略有差异,如宋代称“营田使”。

别人正在浏览...

班配薄瘠逼命彩山儳妇常业成岁摛布刺芡从要短绌芙蓉出水付之一炬高能各落个人股骨鼻恒文讙沸花盆哗世划子回耗火绝检考教程蟜蟜交手假天进程进复旌车津沽琅简灵和殿鳞翮胪古论述茂着每生明诫平居有思诮难綦弁轻蔑全托商山翁山谷道人四阿四铢钱坛靖土歌咼斜无柯衔悔舷墙效己消日械具学稀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