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薄瘠的意思、薄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薄瘠的解释

瘠薄。土地贫瘠,不肥沃。 晋 法显 《佛国记》:“至 鄯善国 ,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麤与 汉 地同,但以毡褐为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薄瘠”是汉语中描述土地特性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构词法与语义学角度解析:

一、词义解析 “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土地不肥沃”(商务印书馆,第7版),《汉语大词典》进一步指出其可表“贫弱、匮乏”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瘠”在《说文解字》中注为“瘦也”,引申指土壤贫薄(中华书局,2013年影印本)。二字连用构成同义复词,特指土壤肥力低下、养分贫乏的自然状态。

二、语用特征 该词多用于农学文献与历史地理著述,如《中国农业土壤志》将“薄瘠”列为三级耕地的核心指标(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在方言调查中,晋语区仍保留“薄瘠地”的活态用法,指代砂质化严重的高坡旱田(参见《山西方言志丛》,语文出版社,2005年)。

三、历史语料佐证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已载“薄瘠之土宜植黍稷”的种植建议(中华书局点校本,2019年)。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分析华北农情时,多次使用“土脉薄瘠”描述黄泛区土壤退化现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校注本)。

四、现代学科应用 土壤学界定该词对应“Ochric epipedon”表层特征,即有机质含量<1%的耕作层(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科学出版社,2001年)。生态学研究显示,薄瘠化是黄土高原地区74.6%耕地退化的主要诱因(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年度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薄瘠”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土地的贫瘠状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土地贫瘠、缺乏肥力,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其中“薄”强调土壤质地单薄、养分不足,“瘠”则侧重土地不肥沃的特性,两字叠加强化了土地贫瘠的程度()。

二、历史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法显的《佛国记》:“其地崎嶇薄瘠”,用来描述鄯善国(今新疆若羌)的地理环境特征()。

三、语义辨析

  1. 与近义词对比

    • 薄田:仅强调土地产量低,程度较轻(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薄田十五顷”)
    • 贫瘠:语义更重,指土壤极度缺乏养分()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地理描述、农业评估或文学作品中,如古代地方志对耕地质量的记载,现代可延伸比喻资源匮乏的状态。

四、延伸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标注为书面语,其反义词为“膏腴”(指土地肥沃)。古汉语中“瘠”本义指人体瘦弱(《左传》有“牛虽瘠”的用法),后引申为土地贫瘠()。

五、典型用例

  1. 农业报告:西北地区存在大量薄瘠土地,需通过土壤改良提高产量
  2. 文学描写:这片薄瘠的红土地,却孕育出顽强的生命力()

可通过查看、3、6获取更多语言对比案例和历史文献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笔仙朝簿厅超期服役抄扎崇论吰议垂缨单只地平天成东旋斗柄二萧繁庶冯相分会否隔负土成坟禾秧花彩黄钟长弃江稻家生子介夫井甸近怀集体经济酒精灯惧思狂草阔网泪流满面流贬六瑞麻枲濛漠面红耳热南越偶合蓬瀛侣牵掣骞翔倾觖青螺髻嬛緜齐王舍牛柔白三尺秋霜诗辞水辗死夭所出帑实特遣天翁跳音擿谶梯径温湿憢悍小衫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