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朝的意思、六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朝的解释

(1) [the Six Dynasties]

(2) 六个朝代

(3) 合称中国历史上均以建康(南京)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4)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南北朝

六朝法典

详细解释

(1).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的 宋 、 齐 、 梁 、 陈 ,相继建都 建康 ( 吴 名 建业 ,今 南京市 ),史称为六朝。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六九:“祗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宋史·张守传》:“ 建康 自六朝为帝王都。” 清 黄遵宪 《元武湖歌和龙松岑》:“莽莽六朝兴废事,珠楼綺阁未渠央。”

(2).指 魏 、 晋 、 后魏 、 北齐 、 北周 和 隋 。这些朝代皆建都北方,称为北朝六朝。 三国 至 隋 统一前后三百馀年的历史时期亦统称为“六朝”,如:六朝建筑、六朝书法,皆兼举南北六朝而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朝"一词在汉语词典和历史语境中具有特定含义,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解释:

一、基本定义(时空范围)

指中国历史上定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六个朝代,涵盖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其时间跨度为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末(222–589年),以南京为政治中心,延续近四百年。这一概念强调地理与政权的连续性。

二、历史地位与文化特征

六朝时期是中国南北分裂格局下的重要阶段,具有三大历史标签:

  1. 文化南迁枢纽:中原士族"衣冠南渡",推动江南经济开发与文化繁荣,奠定后世南方发展基础;
  2. 多元思想交融:玄学清谈盛行,佛教广泛传播(如建康"四百八十寺"),道教体系化发展;
  3. 艺术创新高峰:诞生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等里程碑式成就,史称"六朝风流"。

三、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史称六朝。"(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历史大辞典》进一步阐释其历史意义:"六朝是汉唐之间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民族融合、制度创新、海外交往等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学术补充:现代史学界常以"魏晋南北朝"指代该时期,但"六朝"特指建康政权链,凸显长江流域文明演进脉络。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指出,六朝门阀制度与庄园经济塑造了独特的江南社会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来源

  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

    注:文献依据学术出版物,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符合权威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六朝”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期,具体指代以下六个朝代:

一、朝代组成

  1. 核心定义
    六朝通常指三国至隋朝期间均建都于南京(古称建康或建业)的六个南方政权,包括:

    • 孙吴(222–280年,三国时期)
    • 东晋(317–420年)
    • 南朝宋(420–479年,刘宋)
    • 南朝齐(479–502年,萧齐)
    • 南朝梁(502–557年,萧梁)
    • 南朝陈(557–589年)
  2. 其他说法
    部分文献将“六朝”扩展为包含北朝政权(如魏、晋、北魏等),但主流观点以南方六朝为主。


二、时间范围


三、历史意义与文化贡献

  1. 政治与经济

    • 六朝时期南方首次成为政治中心,南京发展为当时世界上人口超百万的大都市,与罗马并称“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 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南迁,推动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 文化与科技

    • 文学:涌现出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骈文、乐府诗兴盛。
    • 艺术:书法(王羲之)、绘画(顾恺之)、雕塑(佛教石窟)达到高峰。
    • 科技:祖冲之推算圆周率,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完善。
  3. 承前启后
    六朝继承了汉代文化传统,并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史称“六朝文明”。


四、相关扩展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文化成就,可参考(六朝汉语词典)或(六朝文明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别异鹁鸠不怡裁复操作规程琛賮谌摰穿帮打哆嗦大红大紫殚谋戮力丁徭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对得起杜酝非关風愛凤台覆实高温官治果侠鸿垆遑宁剪牦簂简命交白卷祭腥宽心狼牙脩老有所终良孙厘正矛盾冥智泯泯内批年近古稀配藜僻左圊桶清族琼酥碁图秋标棋院劝谏衽发人子阮家会声曲腾说听断推推搡搡洼池委佗汙染相涉献鸠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