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道的意思、诗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道的解释

(1).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 唐 皎然 《诗式·重意诗例》:“但见情性,不覩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虽然,今日诗道之弊,其本原尚不在此。”

(2).谓作诗之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薛许州 能 ,以诗道为己任。” 元 刘詵 《作诗能穷人》诗:“穷通信有命,诗道未可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诗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学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诗的规律、主张与方法

  1. 核心定义
    指诗歌创作的规范、理论体系及技巧,强调诗歌应遵循的艺术原则。例如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到“但见情性,不覩文字,盖诗道之极也”,认为诗歌应超越文字形式,直指情感本质。
    白居易则提出“诗道”需融合儒家道统与韩愈的文道思想,主张恢复《诗经》的“六义”体系(风、雅、颂、赋、比、兴),尤其重视“风、雅、比、兴”四类,以反映社会现实、讽喻时政,达到教化目的。

  2. 历史演变
    柳亚子在《胡寄尘诗序》中批评当时诗道偏离本质,认为弊病根源在于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元代刘诜亦在诗中强调“诗道未可薄”,呼吁重视诗歌的社会价值。

二、作诗之事

指诗歌创作活动本身。如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薛能“以诗道为己任”,将诗歌创作视为使命;元代文人亦将“诗道”与个人命运相联系,体现对诗歌创作的重视。

“诗道”既指诗歌创作的理论体系(如白居易的讽喻主张),也泛指诗歌实践。其核心在于通过艺术形式实现社会关怀与道德教化,这一概念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诗道

诗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分别是“诗”和“道”。在汉字中,“诗”是一个表示文学艺术形式的字,而“道”则表示方法、途径或原则。因此,“诗道”可以被理解为“诗歌世界中的方法或原则”,或者是指导写作诗歌的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成部首:诗(讠+寸)道(辶+首)

“诗”字共有9个笔画,部首是“讠”和“寸”。

“道”字共有12个笔画,部首是“辶”和“首”。

来源和繁体

“诗道”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将“诗”和“道”相连,表示诗歌的艺术道路。这个词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

在繁体字中,“诗”为“詩”,“道”为“道”,拼写方式相对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诗道”这个词没有特定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因为它的出现相对较晚,难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使用。在古代文献中,更多是以“诗”和“道”分别独立使用,而不是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

例句

1. 他的诗作充满了诗道的精髓,让人陶醉其中。

2. 学习古代诗词,可以更好地领悟诗道的内涵。

3. 这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诗道的发展轨迹。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诗篇、诗魂、诗人、道路、道德

近义词:诗学、诗艺、诗歌

反义词:诗不绝、失道德

别人正在浏览...

暗约拜笺薄眉侧根乘危吃辣麪吃硬不吃软慈侍村拗得士点头咂嘴东翁对翫多赘纺塼匪莪奉朝请风蒲拂乱浮世绘概问改心睾然个位鹤发厚积画心纸渐濡甲乙膏矜悯急需寄秧惧服看景生情刻骨老师宿儒两岐歌埋三怨四木版水印女装迫切黔丑千里神交前媲情取器宇羣口铄金戎禁散胙树胶私私嗣胤田车退逊土码子侮薄乡和先胜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