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市舶务的意思、市舶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市舶务的解释

即市舶司。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监当诸局》:“市舶务,在 保安门 外 瓶场河 下。凡海商自外至 杭 ,受其券而考验之。”参见“ 市舶司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市舶务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宋元时期,在主要港口城市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的官方机构。它是国家行使外贸管理权、征收关税、处理涉外商务与外交事务的重要职能部门。

  1. 核心职能与性质:

    • 外贸管理枢纽:市舶务是中央政府派驻在重要通商口岸(如广州、泉州、明州/宁波等)的专职机构,代表朝廷行使对海外贸易的全面管理权。其核心职责在于监管进出口船舶(“舶”)、货物,并征收相关税赋。
    • 征税机构:最主要的职能之一是征收关税,主要包括“抽解”(对进口货物按比例征收实物税)和“博买”(或称“和买”,即官府优先购买部分进口商品)。这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记载:“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 贸易许可与监管:负责发放“公凭”或“公据”(即出海贸易许可证),管理中外商船的进出港,检查货物,防止违禁品(如铜钱、兵器)走私,维护贸易秩序。
    • 涉外事务处理:兼具一定的外交职能,负责接待和管理外国使节、商人(“蕃商”),处理相关纠纷,有时还负责翻译事务。
  2. 历史沿革与名称演变:

    • 其雏形可追溯至唐代的“市舶使”。宋代正式设立“市舶司”作为常设机构,并在其下或重要港口分设“市舶务”或“市舶场”,作为具体执行机构。如北宋在杭州、明州设市舶司,其下可能有务;南宋在温州、江阴军等地则直接设立市舶务。
    • 元代沿用宋制,亦设市舶司/务管理海外贸易。有时“司”与“务”在名称上可能混用或指代层级不同的机构,但核心职能一致。明代初期仍设市舶司,后职能逐渐变化。
  3. 设立意义与经济作用:

    • 国家财政支柱:通过征收关税和专营利润,市舶务(司)的收入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补充,尤其在南宋时期,海外贸易收入占比显著。
    • 管控与促进外贸: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通过提供服务和保护,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外国商船来华,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维护海疆秩序:对进出港船只和人员的监管,有助于维护沿海地区的治安和国家安全。

市舶务是宋元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核心体现,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它集外贸管理、关税征收、涉外事务于一身,对当时的经济繁荣、财政收入增长以及中外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古代中国海洋经济活动的重要管理枢纽。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市舶务”是中国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其具体含义和职能如下:

一、基本解释

“市舶务”即“市舶司”,是宋、元、明时期设立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监管海上商船、征收关税及处理进出口事务。该词出自宋代吴自牧《梦粱录·监当诸局》,其办公地点位于杭州“保安门外瓶场河下”,负责对抵达杭州的外国海商进行文书查验和货物监管。

二、主要职能

  1. 贸易管理:对来华海商进行登记和身份验证,发放贸易许可(“受其券而考验之”)。
  2. 关税征收:对进口货物征税,并代表政府收购部分物资(如香料、珍宝等)。
  3. 港口监管:维护贸易秩序,防止走私和非法交易。

三、历史演变

四、相关背景

“市舶”一词中的“舶”指海外商船,“务”为宋代对专项事务管理机构的统称。其运作模式对后世海关制度有一定影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

需注意,不同朝代的具体职能和名称略有差异,建议结合《宋史·食货志》等史料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抱着旧皇历贝财抃跃不动産插圈弄套尺幅千里赤帜酬据刺杀戴阳丹椒盗火地底沸乱耿直海阔天空鹖鴠懽趣郊寰教育社会学记睹救驾卷席而葬口给阔野羸露崚嶒利钱论斤仑头冒浊门庭若市免臣南阮内取排斥异己贫弱强将手下无弱兵栖居秋节绮习扰柔上寿沈沈射骑十玄示谕霜期水火烁光挑茶斡刺颓毁王时万化委聚韦絝稳顺仙步灦焕枭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