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士兵的意思、士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士兵的解释

[sol***r] 军士和兵的统称;战士

详细解释

(1).士大夫和军队。《后汉书·窦融传》:“伏惟将军国富政修,士兵怀附。亲遇戹会之际,国家不利之时,守节不回,承事本朝。”

(2).军队中的基本战斗成员,与军官相别。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这里的干部士兵啊,对于他都是格外亲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士兵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军队基层战斗人员的基础军事术语,其核心含义指被正式征召或招募进入国家武装力量、接受军事训练并承担作战或勤务任务的普通成员。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及权威定义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军队中最基本的战斗人员,区别于军官或士官。主要职责是执行作战命令、操作武器装备、完成军事任务。该词强调个体的身份属性(武装力量成员)和基础职能(直接参与战斗或保障)。例如:“前线士兵坚守阵地。”

二、词源与构词分析

  1. “士”:

    古义指从事特定职业的男性(如武士、文士),后引申为对品德高尚者的尊称。在军事语境中,“士”常指基层军职人员(如“士卒”)。

  2. “兵”:

    本义为兵器(《说文解字》:“兵,械也”),后转指持兵器作战的人(如“兵士”)。

    合成词“士兵”融合二者,凸显“持械作战的基层军事人员”属性,约定型于近代军事体系规范化时期。

三、权威词典定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士兵:军士和兵的统称;军队中除军官以外的军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

    士兵:军队中的战士。泛指战士。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四、词义演变与辨析

五、社会文化内涵

士兵群体象征国家武装力量的基石,承载“忠诚”“纪律”“奉献”等价值认同。相关概念如“义务兵”(依法服役)、“志愿兵”(职业化士兵)进一步细化其社会角色定位。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3. 许慎(汉).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后世整理版).

网络扩展解释

“士兵”是军队中最基础的战斗成员,通常指接受军事训练、执行作战任务或辅助任务的军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士兵属于军队的基层单位,直接参与战斗或后勤保障工作。他们需服从上级指挥,遵守军纪,是军事行动的核心执行者。不同军种(如陆军、海军、空军)的士兵职责可能有所差异,例如陆军士兵多负责地面作战,海军士兵则需掌握舰艇操作技能。

2.职责与任务

3.等级与晋升

士兵通常有明确的等级体系,例如:

4.历史与文化演变

5.特殊类型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的士兵制度或历史案例,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剗磢掣缴陈胜船到桥头自会直垂首墔堆村箫社鼓大操倒屦刀削面导译打冤家涤塲觝角戏顶槅洞子防头发擿封豕长蛇封豨愤郁灌沸桂菀汉葱涵今茹古憨直和孺恢办慧警金籙云签开尔文狼抗鳞翰里俗丽冶毛葫芦兵慕舆青镂管穷墉鹊户忍性日月不居如火燎原塞翁得马三层大,二层小侍教生失墒诗槊桃僵李代天飞讬翼宛亶往亡畏懦倭螺无事生非侠辂向晨缬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