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侈的意思、穷侈的详细解释
穷侈的解释
谓过于骄侈。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贤人君子,有众以成其大也。穷侈,丧大夫之位。羣而靡容,容而无所。”
词语分解
- 穷的解释 穷 (窮) ó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 侈的解释 侈 ǐ 浪费,用财物过度:侈糜。奢侈。穷奢极侈。 夸大:侈谈。 邪行:“放辟邪侈”。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穷侈(qióng chǐ)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为极端奢侈、过度挥霍。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 穷
此处取“极端、顶点”之义,如《孟子·尽心上》所言“穷则独善其身”中的“穷”,引申为达到极致状态。
- 侈
本义指“浪费、铺张”,《说文解字》释为“侈,掩胁也……一曰奢也”,强调超越合理限度的消耗。
- 合成词义
“穷侈”即“奢侈至极”,形容挥霍无度、毫无节制的物质追求,含强烈贬义。例:
《左传·昭公四年》:“穷侈极欲,志而无厌。”(追求极度奢靡,贪欲永不满足)
二、古籍用例与权威来源
- 《晋书·惠帝纪》
“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穷侈极欲,天下溃叛。”
描述晋惠帝统治时期因奢靡导致民怨沸腾,印证“穷侈”与政权衰败的关联 。
-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后渐穷侈,百姓怨嗟。”
批评统治者由俭入奢引发社会动荡,凸显该词的历史批判性 。
三、现代语义与使用场景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 国学大师网《左传》《晋书》原文库(www.guoxuedashi.com)。
- 汉典古籍数据库(www.zdic.net/hans/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
“穷侈”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óng chǐ,主要用于描述过度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 指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过分挥霍,强调不合理的奢侈行为。该词带有批判性,常用来批评忽视资源有限性、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2.详细解释
- 核心意义:结合“穷”(困窘、极端)与“侈”(奢侈),指“极尽奢侈之能事”,甚至超出实际承受能力。
- 引申内涵:古代文献中常与道德批判相关联。例如,三国时期阮籍在《通易论》中提到“穷侈,丧大夫之位”,警示过度骄侈会导致地位丧失。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穷奢极侈、穷侈极欲、挥霍无度。
- 反义词:勤俭节约、克勤克俭、量入为出。
4.使用场景
- 文学批评: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批判个人或群体的奢靡风气(如《通易论》中的引用)。
- 现代语境:可形容不顾经济条件的高消费行为,例如“他收入微薄却穷侈享乐,最终负债累累”。
5.扩展关联
- 成语“穷侈极奢”进一步强化了该词的程度,形容奢侈到极点。二者常互换使用,但“穷侈”更侧重行为本身,而“穷侈极奢”更强调极端状态。
总结来看,“穷侈”不仅是一个描述奢侈的词汇,更蕴含了对社会道德和资源分配的反思,适用于学术、文学及日常批判性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捌哥白首如新砭焫鼈令布帆参伐柴潁紬布愁艳粗缪得儁灯烬动化豆茎庉庉阇婆达反复无常沸反连天废语绀碧高山流水工头钩栏挂账国火将礼静閟积时狙险匡饰雷火炼臂帘柙軨軨蛮不讲理麻渣木夯峭诋跷奇情核青绉绸赇请榷敛人方稔闻乳养三仪上医生谷水礶银盆顺济王诵述诉愿同日而论图卷瓦砾玩侮味谏小鹿儿心头撞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