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射罔的意思、射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射罔的解释

中药名。草乌头的煎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乌头》:“射罔,气味苦,有大毒。主治尸疰癥坚,及头中风痹…… 弘景 曰:‘猎人以傅箭射禽兽,十步即倒,中人亦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射罔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途,主要见于古代药学与毒物学文献。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与词源: “射罔”一词,字面可理解为“用以射杀的毒物”。“射”指涂抹于箭矢之上,“罔”有罗网、毒杀之意。合指一种涂抹在箭镞上,用于狩猎或战争的剧毒药物。其核心含义是指从草本植物乌头(特别是其块根)中提取的汁液或制成的膏状毒物。这种毒物在古代被称为“射罔”,因其主要用于涂抹箭矢而得名。

  2. 具体指代与制作: 在传统药物学中,“射罔”特指乌头汁或其粗提物。乌头(学名:Aconitum)为毛茛科植物,其块根(即中药“川乌”、“草乌”的原料)含有剧毒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古人将新鲜乌头块根捣烂取汁,或经过煎煮浓缩,制成膏状物,即为“射罔”。此物毒性极强,《本草纲目》等典籍明确记载其“有大毒”,用作箭毒,中箭者伤口麻木甚至危及生命。

  3. 用途与特性:

    • 军事与狩猎用途:其主要历史用途是作为箭毒(涂抹箭镞),用于增强武器的杀伤力,使猎物或敌人中毒麻痹或死亡。
    • 药用(外用):在极谨慎的情况下,古代医家也尝试将其作为外用药物,用于治疗某些顽固性疮疡、瘘管或痹痛(如风湿关节痛),取其“以毒攻毒”之效。但因其毒性猛烈,内服风险极高,故罕用。
    • 毒性:其毒性主要源于所含的乌头碱,中毒症状包括口舌四肢麻木、流涎、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射罔是传统中药材的一种,其含义与特性如下:

一、基本释义

射罔指以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或北乌头(学名Aconitum kusnezoffii)的块根煎汁制成的膏剂,属于毒性较强的中药。


二、特性与用途

  1. 药性与毒性

    • 性味:苦,大热,有大毒(《本草纲目》记载其毒性可致人畜死亡)。
    • 主要成分:含乌头碱等生物碱类物质,过量使用或误服易引发中毒。
  2. 传统功效

    • 主治瘰疬结核、瘘疮毒肿、头风、风痹、疟疾等症。
    • 古代猎人用其涂抹箭头,作为狩猎毒药(十步内可倒禽兽)。
  3. 现代应用
    因毒性剧烈,现代临床已极少内服,仅限外用,且需严格遵医嘱。


三、注意事项

射罔是古代重要的毒/药两用材料,其药用价值与毒性并存,体现了传统中药“以毒攻毒”的独特理念,但现代应用需高度谨慎。

别人正在浏览...

安赫尔瀑布白醪白珉百兽王褊率飙焰避而不谈避寝损膳笞斗俦儗踳讹出戍大场戴头甸地砥节遁世无闷防空军燔炮浮露讣帖鬼罗刹暵魃河龟横吹界境金塘山窘戮克灭冷暖自知獠者留难露头卖底梦话末摋凝积七里香焭焭冗肤荣国桑上寄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删改伤阂烧荒折对时华师友司绳台中挑战者同共图书府凸凸汙漫物像香兽详味屑屑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