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遁世无闷的意思、遁世无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遁世无闷的解释

亦作“遯世无闷”。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易·乾》:“不成乎名,遯世无闷。” 孔颖达 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诸君只要常常怀箇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进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亦作“ 遁俗无闷 ”、“ 遁逸无闷 ”。 南朝 梁 江淹 《无为论》:“欲使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遁世无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其含义和文化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远离世俗纷扰,保持内心平静,即使不被外界理解或认可,也不会感到烦恼。核心在于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


二、出处与演变

  1. 最早来源
    出自《周易》:
    • 《乾卦》提到“不成乎名,遁世无闷”;
    • 《象传》解释大过卦时,进一步阐述“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 后世引用
    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将其与“致良知”结合,强调通过内心修养达到超然境界。

三、结构分析


四、文化内涵

  1. 儒家与道家的融合
    既有儒家“独善其身”的修养观,又含道家“无为逍遥”的思想,代表中国古代文人在入世与出世间的平衡智慧。
  2. 积极隐退的哲学
    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主动选择清净,如《象传》中“独立不惧”与“遁世无闷”并提,展现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

五、使用场景

示例:

“人生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遁世无闷,且作岩穴之隐相。”


如需进一步了解哲学背景,可参考《周易》原文及王阳明心学相关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 《遁世无闷》:词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及相关词汇

《遁世无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示逃离纷扰世俗,远离世事的心境,过上宁静无忧的生活。

拆分部首和笔画:这个成语由“遁”和“世无闷”组成。其中,“遁”的部首是辵,总共有七个笔画。而“世”、“无”、“闷”的成分则是独立的字,分别有四、二、五个笔画。

来源:《遁世无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文学作品中,被用来形容居民或隐士逃离尘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繁体:《遁世無悶》

古时汉字写法:在古代,成语的书写方式可能略有不同。关于《遁世无闷》,石铁洲曾将之写为《遁丗無悶》。

例句:他希望能隐居在山林中,《遁世无闷》成为了他的人生追求。

相关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班门弄斧报差报荒备马彩色摄影惨遭唱好称许沉郁粗重澹伫叨餂点火顶礼慈云都老爷度世翻衾倒枕覆鞠格吱憨劲轰然嘉贶翦裁贱辰兢恪金铭极是齑盐自守吉占卷帘门剧县烂逸醪膳敛众尥铞儿陵薮利尿落想骂山骂海纳职尼师但那搒挞偏国千里舟勤人契书诠次榕海三资生诞死霸孙登啸损弃调三惑四铁节鞭痛创蜕衣嗢石蘭卫蘧信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