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审音的意思、审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审音的解释

(1).辨别音调。《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 师旷 审音吹不竞, 钟仪 怀土操谁传。”

(2).通晓诗的音韵。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六朝以来,黄钟瓦缶,审音者自能辨之。”

(3).审定字的读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古人造字审音,使居平仄之介。”

(4).谓识别清议之声、舆论之声。 金松岑 《心声》:“斯音也。号召众籟之喑噎,披豁群窍之聋瞶……有善审音者,入吾国,遘我士,可以悚然而退,不得曰国无人国无人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审音"是汉语音韵学及语言规范研究中的重要术语,指对汉字读音进行系统性审定与规范的行为。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核心层面:

  1. 音韵学理论

    传统审音以音韵学为基础,结合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进行音系分析。清代《音韵阐微》通过反切改良实践了"审音派"理论体系,现代学者王力在《汉语音韵》中强调审音需遵循语音演变规律(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语言规范化工程

    国家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于20世纪开展的审音工作,确立了现代汉语标准读音体系。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对"血""削"等异读字作出权威裁定(来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3. 跨学科应用

    在辞书编纂领域,《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从众从俗"的审音原则,例如将"说服"由shuì fú审定为shuō fú;方言研究中,李荣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建立了方言审音模型(来源: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网络扩展解释

“审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1. 辨别音调
    指通过细致分析来区分声音的高低、节奏或韵律。例如《礼记·乐记》中提到“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强调通过辨别音调理解音乐本质。

  2. 通晓诗的音韵
    指对诗歌的声律、押韵规则有深刻理解。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及“审音者自能辨之”,说明这类人具备分辨诗歌音韵优劣的能力。

  3. 审定字的读音
    指规范或确定汉字的发音标准。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古人“造字审音”,即通过审定读音使文字符合平仄规律。

  4. 识别舆论之声
    引申为对社会评价或公众意见的敏锐感知。例如金松岑在《心声》中用“审音”比喻洞察社会舆论动向。


补充说明
“审”字本身有“详细考察”之意(如、8所述),因此“审音”整体强调通过细致分析处理与“音”相关的内容,涵盖音乐、语言、社会等多个领域。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八会百则榜声辩惠彩排仓实漕运常奥常辟彻扎痴獃大皞大男小女断木乏嗣付予耕犁国宴还观铪匝话仙呼揭或乃基床踖蹐静理京师巾箑酒垆酒市赍运絶育军宪揩痒岭岫六笙诗木鸢啪脱剖棃切磋琢磨轻翼七死七生宂役儒典叡质润毫三折肱为良医舍脸首务双趺熟睨舒写贪润涕淫淫微胤文圆质方窝铺瞎聊献歌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