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審音的意思、審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審音的解釋

(1).辨别音調。《禮記·樂記》:“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 清 吳偉業 《八風詩·南風》:“ 師曠 審音吹不競, 鐘儀 懷土操誰傳。”

(2).通曉詩的音韻。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六朝以來,黃鐘瓦缶,審音者自能辨之。”

(3).審定字的讀音。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古人造字審音,使居平仄之介。”

(4).謂識别清議之聲、輿論之聲。 金松岑 《心聲》:“斯音也。號召衆籟之喑噎,披豁群竅之聾瞶……有善審音者,入吾國,遘我士,可以悚然而退,不得曰國無人國無人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審音"是漢語音韻學及語言規範研究中的重要術語,指對漢字讀音進行系統性審定與規範的行為。這一概念包含三個核心層面:

  1. 音韻學理論

    傳統審音以音韻學為基礎,結合聲母、韻母、聲調系統進行音系分析。清代《音韻闡微》通過反切改良實踐了"審音派"理論體系,現代學者王力在《漢語音韻》中強調審音需遵循語音演變規律(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 語言規範化工程

    國家普通話審音委員會于20世紀開展的審音工作,确立了現代漢語标準讀音體系。2016年教育部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對"血""削"等異讀字作出權威裁定(來源: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3. 跨學科應用

    在辭書編纂領域,《現代漢語詞典》采用"從衆從俗"的審音原則,例如将"說服"由shuì fú審定為shuō fú;方言研究中,李榮主編的《漢語方言大詞典》建立了方言審音模型(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網絡擴展解釋

“審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

  1. 辨别音調
    指通過細緻分析來區分聲音的高低、節奏或韻律。例如《禮記·樂記》中提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強調通過辨别音調理解音樂本質。

  2. 通曉詩的音韻
    指對詩歌的聲律、押韻規則有深刻理解。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提及“審音者自能辨之”,說明這類人具備分辨詩歌音韻優劣的能力。

  3. 審定字的讀音
    指規範或确定漢字的發音标準。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到古人“造字審音”,即通過審定讀音使文字符合平仄規律。

  4. 識别輿論之聲
    引申為對社會評價或公衆意見的敏銳感知。例如金松岑在《心聲》中用“審音”比喻洞察社會輿論動向。


補充說明
“審”字本身有“詳細考察”之意(如、8所述),因此“審音”整體強調通過細緻分析處理與“音”相關的内容,涵蓋音樂、語言、社會等多個領域。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惜昂仰闆鼓貝多經撥爐伯翳纏仗鈔局淳粹存勞旦過僧大是大非薾靡番陰鳳靥風躅府端俘獻麸子跟蹤估船化除隳放灰失失矯摩架虛解濟酒水久要不忘捐賓居留軍權口聲困鬭寥泬列秩領悟戾沓秘呪默符平地一聲雷平叛蒲艾奇璞蜷嵼稔歲容典融雪天氣森立社夥審美觀嗜痂之癖十六樓失虛死樣活氣塘上曲退家頹塞文異狹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