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切磋琢磨的意思、切磋琢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切磋琢磨的解释

[education as a gradual polishing process]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后用以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汉· 王充《论衡》

详细解释

亦作“ 切瑳琢磨 ”。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郭璞 注:“皆治器之名也。”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寳器。”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切磋琢磨,屡治而益精。”

(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北齐 刘昼 《新论·贵言》:“知交之於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宋 王安石 《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萧乾 《鱼饵·论坛·阵地》:“应该说曾起到了文艺界相互切磋琢磨的作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切磋琢磨"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释义可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阐释如下:

一、本义溯源:玉器加工的工艺步骤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本义描述古代玉器、骨器的制作工艺:

二、引申义:学问道德的修养过程

汉代学者毛亨在《毛诗故训传》中首次赋予其哲学内涵:"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朱熹《诗集传》进一步阐释:"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此时其核心含义演变为:

  1. 学问研讨:指通过反复讨论辨析深化认知
  2. 德行修炼:喻指持续自我修正以臻于完善

三、现代语义与应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取长补短"。当代用法聚焦三层内涵:

四、文化价值与当代启示

该成语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礼记·大学》)的修身理念。其强调的渐进式精进模式,对现代教育、职业发展等领域仍具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华文明对"精益求精"价值取向的千年传承。


参考文献来源

  1. 《诗经》中华经典古籍库
  2. 《毛诗故训传》国学大师网
  3. 朱熹《诗集传》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5. 《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本

网络扩展解释

“切磋琢磨”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现多用于比喻学术研究或问题探讨中的互相学习与改进。以下是详细解释:

1.本义与引申义

2.出处与典故

3.用法与语境

4.例句

5.核心价值

该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合作、精益求精的精神,鼓励在交流中完善自我。

别人正在浏览...

罢了悖骜表仪标征鳖行避形参题策府常道长旓成员恜恜愁阴纯阳巾叠漏更筹裹餱画旅皇化建丑月简括见説俭月谨献九域图祭星蠲忿犀拒战开锣可悯狂奔睽辞来由腊剂劳烦列舍鹿角霜茫乎眉峰配神披沥破朵起单七口八嘴穷日仁术瑞脑撒脚色仁行违设府社交士兵事産悚汗铁钵铜迭通美透骨酸心苇茭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