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沈命的意思、沈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沈命的解释

亦作“沉命”。1.犹绝命。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埋身守 汉 境,沉命对胡封。”

(2).谓危殆的生命。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餘,得保沉命。”

(3).谓处死。《册府元龟·刑法部·议谳三》:“ 康买得 尚在童年,能知子道,虽杀6*人当死,而为父可哀,若从沉命之科,恐失度情之义,宜减死处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沈命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沈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字义进行解释。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典籍的记载,"沈命"主要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隐匿亡命之徒的罪名

    "沈"在此处通"沉",意为隐藏、沉没;"命"指亡命之徒(逃亡或有罪之人)。"沈命"指官吏因隐匿不报辖地内逃亡罪犯而触犯的罪名。此义源于汉代严惩官吏渎职的"沈命法"。《汉书·酷吏传》明确记载:"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即官吏未及时发觉或抓捕盗贼达规定人数,将面临死罪。

  2. 被判处死刑的囚犯

    "沈"引申为沉沦、沦落;"命"指性命。故"沈命"可指被判处死刑的囚犯。此用法在《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可见,如"沈命者"即待决死囚,强调其性命即将终结的命运状态。


权威依据与文献溯源


学术考辨要点

  1. "沈"与"沉"的通假关系

    古代文献中"沈""沉"常互通,如《说文解字》释"沈"为"陵上滈水也",段玉裁注:"谓陵上雨积停潦也",隐含"沉没"意象。此为本义"隐匿"的语源依据。

  2. "沈命法"的历史影响

    该法令因处罚严苛(官吏未剿灭盗贼即处死),导致基层官员隐瞒实情,反而加剧社会动荡,成为汉代法制史中的典型案例(参见《中国法制史》相关研究)。

"沈命"的释义需紧扣其历史语境与字源演变,核心聚焦于古代法律术语与死刑犯两类含义,以《汉语大词典》及《汉书》等经典文献为权威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沈命”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与异体写法

    • 亦作“沉命”,属于异体字关系,常见于古籍。
    • 拼音为shěn mìng,部分文献中“沈”读作chén(如、5)。
  2. 具体义项解析

    • 绝命:指终结生命,常见于文学表达。如南朝鲍照诗句“沉命对胡封”即用此意。
    • 危殆的生命:形容处于极度危险境地的生命状态。唐代陈子昂曾用“保沉命”描述饥荒中幸存者。
    • 处死:古代司法术语,指执行死刑。如《册府元龟》记载“从沉命之科”即判处死刑。
  3. 相关历史概念——沈命法

    • 汉代颁布的法令,规定官吏若未能及时发觉或捕获盗贼,将连带处死(如、7所述)。此处的“沈命”取“连带丧命”之意,与前述义项存在关联但侧重法律范畴。

注意: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极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研究中。若需深入考证具体用例,建议查阅《汉书》《册府元龟》等原始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麻书奔投鄙邑朝物嗔喝垂绥黮漶盗儒调簧东面董振尔许放大定方君翻然悔悟丰貌风牛纷缛坟头凫胫鹤膝符繻寡二少双观睄顾建康还正红莲鹄面鸠形醮会机坊浄者枯乾灵剑隶仆疠痟买贿麋灼魔驼敜干敹甲凝脂驽才平荡评章扑楞其奈我何圈圚乳糜撒拨三思色拉少女风双眼皮书筵丝氂梭缉泰初填星五供儿虾魁想念先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