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扑楞的意思、扑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扑楞的解释

亦作“ 扑棱 ”。1.禽鸟张翅拍打貌。《诗刊》1977年第2期:“惊得鸟雀扑楞飞,震得桃花簌簌掉。”《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大白鹅一看主人追得急,便向陡峭的沟坡上窜,扑棱着翅膀往上爬。”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 郝 家的鸭子、大鹅……嘎儿嘎儿地叫着,扑棱着翅膀。”

(2).引申指像翅膀般张开。 李準 《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六》:“特别是他跟前的一块高粱,穗子扑楞开像一篷小伞。”

(3).犹折腾,挣扎。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一章:“ 老梁 呀,照你过去那么个扑棱法,别说是再扑棱二十年,你就算扑棱到老死,也是白扑棱呀!” 扎拉嘎胡 《小白马的故事》:“小白马蹬着四只蹄子,扑楞一下,就站起来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扑楞”是一个多义形容词,主要描述物体或人的动态,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禽鸟拍翅:指鸟类快速张开翅膀拍打的动作()。例如:“麻雀扑楞着翅膀飞走了。”
  2. 物体张开状:引申为类似翅膀展开的状态()。如:“高粱穗子扑楞开像一篷小伞。”
  3. 挣扎或折腾:形容人或动物慌乱、无力的反抗()。例如:“鱼在网中扑楞了几下,渐渐不动了。”

二、延伸用法

三、例句参考

  1. 文学描写:“惊得鸟雀扑楞飞,震得桃花簌簌掉。”()
  2. 日常场景:“他听到响声,扑楞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

四、注意区分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若需更多例句或学术引用,可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扑楞》的意思

《扑楞》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形容物体发出轻微的撞击或碰撞的声音。

拆分部首和笔画

《扑楞》的部首是手字旁(扌)和木字旁(木),总共有7个笔画。

来源

《扑楞》最早出现在《*********》一书中,用以描写碰撞的声音。

繁体

《扑楞》的繁体字为「撲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有时将「撲」写作「仆」,将「棱」写作「皿山木」或「山目」。

例句

1. 他走路的时候脚步轻轻,一点声音都没有,就像猫儿踩在棉花上,根本没有一点扑楞声。

2. 那只小鸟撞到窗户上,发出了一声扑楞,吓了我一跳。

组词

扑通、一扑、扑闪、扑倒、楞头等。

近义词

撞击、碰撞、砰、啪

反义词

安静、轻柔、缓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