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身体力行的意思、身体力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身体力行的解释

[make good earnestly;earnestly practise what one advocates] 亲自勉力实践

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明· 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

详细解释

《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后以“身体力行”谓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明 章懋 《答东阳徐子仁》:“合而观之,皆可得其要矣。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门生父亲平日却是认定一片性情,一团忠恕,身体力行。” ********* 《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这种‘服务精神’成为集体的产物或遗产,而身体力行于不自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身体力行"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强调亲身实践、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理念或主张。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权威参考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词典释义

  1. 字面拆解

    • "身体":指亲身、自身。
    • "力行":竭力实践,努力实行。

      合意为以自身行动切实执行,而非停留于口头或理论。

  2. 完整释义

    指个人主动以行动示范,将理念、道德或责任付诸实践,体现"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权威参考:

    《汉语大词典》释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成语大辞典》释为:"亲自去做,努力实践。"(来源:商务印书馆《新华成语词典》)


二、历史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解析

  1.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常与"言传身教""躬行实践"呼应。

    例句:

    教育工作者需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 近义对比

    • "事必躬亲":侧重亲自处理事务,未必含教化意义。
    • "以身作则":强调以自身行为示范,与"身体力行"义近但更突出榜样作用。

      参考来源: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四、现代应用场景


五、权威文献佐证

  1. 语言学专著:

    王力《古代汉语》指出:"'身体力行'由《中庸》演化而来,是儒家实践观的凝练表达。"

  2. 哲学研究: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强调:"此成语浓缩了儒家'知行合一'思想,代表中国伦理实践性的核心精神。"


结论:"身体力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行"思想的结晶,强调以行动实现价值理念。其权威释义及历史脉络,彰显了汉语成语深厚的哲学底蕴与实践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身体力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ēn tǐ lì xíng,其核心含义是亲身体验并努力实践,强调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主张或理念。

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不仅用言语表达观点,更以亲身行动去实践和证明。例如领导者提出要求后,自己率先执行,即为“身体力行”。

  2. 出处与演变

    • 最早见于《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
    • 后与《礼记·中庸》中“力行近乎仁”结合,形成完整成语,强调实践与仁德的关联。
  3. 用法特点

    • 词性:联合式结构,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语境:多用于描述领导、榜样人物的实际行动,或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4. 近义词与对比

    • 以身作则:侧重以自身行为树立榜样。
    • 事必躬亲:强调亲自处理事务,但未必包含“倡导理念”的意味。
  5. 例句与应用

    • “他提出环保理念后,身体力行参与植树活动。”
    • 明代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

“身体力行”不仅要求理念的倡导,更注重通过行动验证和推动,是中华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的典型体现。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林匹克村百喙弊赋禅坐辰放氏冲蒙创设床席大窠道众斗巧二朝繁本法刑飞阁流丹飞堶飞舟丰昂風風勢奉追功事国家机器寒窘謞謞横陈话把儿黄发垂髫扈簿回容货郎儿祸乡笺幅急叉白脸锦箨救济举刺军尉蓼虫藜蕨滤器緑茸茸骑白鹿祈喜入浴输电説铃锁口酥油贪酷添麻烦同案颓法穨阘讬势望影揣情顽滞稳记宵晨稀不相干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