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生童的意思、生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生童的解释

(1).生员和童生。《红楼梦》第八五回:“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八旗人民……皆由限年定额,考取生童,乡会两试,即得録用。”

(2).泛指学童。《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邻近有个义学,请着个老学究,有好些生童在里头从他读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生童"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现多用于文献研究领域。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释义,该词包含两个主要义项:

一、基础词义 由"生"与"童"组合构成的本义指"初入学的青少年学子"。《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5年修订版)印证此解,其中"生"作"生徒"解时特指学生群体,"童"则强调未冠的年龄特征,共同构成对青少年学生的统称。

二、科举制度术语 在明清科举体系中专指"未通过院试的读书人"。据《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记载,这类生童需通过县试、府试后方能获得"童生"资格,进而参加院试争取生员(秀才)身份。该制度在《明史·选举志》和《清会典》中均有明确记载。

语用层面,《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指出该词在宋元话本中已见使用,至明清小说中多与"老童生"形成对比,突显科举制度的层级特征。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及古典文学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生童”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生员与童生的合称
在明清科举制度中,“生员”指通过院试(即考取秀才)的读书人,而“童生”则是未通过院试、尚未取得功名的应试者。两者合称“生童”,常见于官方文献。例如:

2. 泛指学童或年轻学子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生童”可指代未成年的学生或读书人。例如《二刻拍案惊奇》中描述义学里“有好些生童”跟随老学究读书。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思如潮败力炳炳显显叉袋初会垂迹蠢才楮镪黜逐簜札丹浦鹅城发电赤飜黄倒皂反上凤盖干劲高寿横汾赏河市乐人黄檗宗胡乐架阁库检守俭汰检问鸡栖控名责实老墈梁楹连声零藉六列买酎毛施敏迈目睭片言凭轼倾离轻言软语气重祛机髯狎蕊榜少蓬盛世史翰思辩伺风乌速报神碎片桃梗嬥嬥罔伏望族绾髻皖南事变委纵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