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g iron;cast iron] 直接由高炉中生产出的粗制铁,可进一步精炼成钢、熟铁或工业纯铁,或再熔化铸造成专门的形状
(1).即铸铁。《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曰:“耋者色如生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铁》﹝集解﹞引 苏颂 曰:“铁,今 江 南、西 蜀 有炉冶处皆有之。初鍊去矿,用以铸泻器物者为生铁。”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五金》:“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凡造生铁为冶铸用者,就此流成长条、圆块、范内取用。” 丁玲 《松子》:“有时一些打好的菜刀不见了,或是生铁不见了,还不是他们拿去换了钱。”
(2).喻刚强的人。《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军士无厌,犹怨望,为謡言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以 閔帝 仁弱,帝刚严,有悔心故也。”
生铁是含碳量高于2%的铁碳合金,由铁矿石经高炉冶炼而成,具有硬度高、脆性大、不可锻压的特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其定义为"用铁矿石炼成的铁,质脆,可铸造但不可锻轧"。该物质在工业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成分与特性 生铁主要成分为铁(占比94%以上)、碳(2-4.5%)及少量硅、锰、硫、磷等元素。其碳元素以渗碳体(Fe₃C)形式存在,微观结构呈现白口铁(碳化铁)或灰口铁(片状石墨)形态,晶体排列公式可表示为: $$ Fe + 3C rightarrow Fe_3C $$
二、工业应用
三、历史溯源 中国最早的生铁冶炼可追溯至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河南南阳出土的战国铁范印证了当时已掌握液态生铁铸造技术。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的工艺区分
四、使用注意事项 生铁制品需避免冲击载荷,其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3。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式为: $$ Fe → Fe^{2+} + 2e^- $$ 建议表面进行镀锌或涂漆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冶金工业出版社《金属材料学》、文物出版社《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上通常含碳量为2.11%-4.3%,并含有硅(Si)、锰(Mn)、硫(S)、磷(P)等元素,主要通过高炉冶炼铁矿石制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生铁在古代文献中也被称为“铸铁”,如《本草纲目》记载其用于铸造器物。现代工业中,其价格受碳含量和杂质影响,约在每吨1300元左右。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生产工艺细节,可参考权威冶金学资料或行业标准。
鼇天白蜃保有八颂备固吃苦吃食讳食触忌怠玩大江东去胆义丹芝荻洪栋隆断生二林蜂出瓜田李下鬼宿哗众取宠胡豆毁拆晖丽奬进饥不择食齎物焌灯垒陈敛骨吹魂连口翎鬣麟韦露拍率俗美赏媒翳盘案潘鬓成霜霹雳琴亲子区畛染草荣峻三旬九食擅便生金识破兽心耍蛮帑储啼叫同寅吐火罗语万古不变文本五词五斗米毋事小减斜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