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藏头护尾的意思、藏头护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藏头护尾的解释

书写点画的重要笔法。指点画两头藏锋,不露痕迹。藏头,指笔尖逆入纸面,藏锋而行;护尾,指全力收毫,回收锋尖。如此行笔,则笔力尽入字中。

汉蔡邕《笔论·九势》云:“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又云:“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点画势尽力收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藏头护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ng tóu hù wěǐ。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1. 字面义与书写关联:

    • 藏头: 指书写时隐藏起笔的锋芒,起笔处不露尖锋。
    • 护尾: 指书写时收笔处用力顿挫回锋,使笔力送到末端,不露虚尖。
    • 这个层面的解释直接来源于书法艺术,强调一种含蓄、内敛、力透纸背的运笔技巧,追求笔画首尾的含蓄有力、浑厚饱满,避免锋芒毕露或软弱无力。这种写法体现了书法中对“藏锋”的追求。
  2. 引申义与处世哲学:

    • 该成语更常用来比喻为人处世的态度。
    • 藏头: 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不把真实意图或锋芒完全显露出来,有所保留或掩饰。
    • 护尾: 比喻做事瞻前顾后,过分小心谨慎,生怕收不了场或留下把柄,力求自保周全。
    • 整体上,它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躲躲闪闪、遮遮掩掩,不敢暴露真实想法或承担全部责任,处处留有余地以求自保的状态。这种态度常带有贬义,指人不够坦率、爽快,甚至有些圆滑世故、畏首畏尾。

“藏头护尾”既是中国传统书法中关于笔法的一种具体要求(藏锋起笔,护锋收笔),更是被引申为一种处世态度,形容人说话做事不坦率、不彻底,有所隐瞒且过分谨慎小心,以求自我保护。其核心在于“藏”与“护”,体现了含蓄、内敛甚至保守、规避风险的倾向。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藏头护尾”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本义(书法术语)

原指书法用笔的技法,强调书写时起笔(藏头)和收笔(护尾)需含蓄有力,使笔画中间部分显出遒劲的力道。这一概念出自东汉书法家蔡邕的《九势》:“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2.引申义(现代用法)

现多用于形容人说话、做事不坦率,刻意隐瞒真相或避重就轻,带有躲闪、遮掩的意味。例如:“他回答问题总是藏头护尾,让人猜不透真实意图。”

3.成语结构及特点

4.相关扩展

5.使用场景

常见于文学、日常对话中,用于批评或描述不坦诚的行为。例如:“这份报告藏头护尾,关键数据都被刻意模糊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书法中的技法示例,可参考古典书法论著或现代语言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悲啼笔杆子笔翰如流比坐不藉峬峭哺糟啜漓尺八冲言冲语出境赐田跌风斗余读诵風吹雨打凤倒鸾颠风邪分厘毫丝辅衬甘临光润官物归去来兮辞行菴化迹黄牛三峡货损降乩脚手解寒记里鼓车虮蝨九地抗浪凉天魔窟魔术师牛鱼求羊儒家商羊神号诗毫石华娥绿试酒恃勇轻敌师众数码搜岩采干太平花涕泠外逃外委王猷伟论緼黂物力諴口弦外遗音熙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