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折漕的意思、折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折漕的解释

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 明 弘治 年间因 苏松 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 清 初折漕,亦限于被灾或水路过远地区,后来地区逐渐扩大,至 清 末,只有 江 浙 两省仍行漕运,其他地区均行折漕。参阅《续文献通考·漕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折漕”是明清时期与漕粮相关的一项制度,具体含义及历史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折漕亦称“漕折”,指将原本征收的实物漕粮(如米粮)改为折合银两或其他物品征收。
    例如明代漕粮原称“漕米”,需通过水路运至京城,但特定情况下允许以银、布匹等替代。

  2. 起源与发展

    • 明代:始于宣德八年(1433年),江南巡抚周忱因苏松地区连年灾荒,首次推行漕粮折银征收。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式确立制度。
    • 清代:初期仅在受灾或运输不便地区实行,后逐渐扩大范围,至清末仅江浙保留实物漕运,其他地区均改折银。
  3. 实施原因
    主要因地方灾荒、运输成本过高或粮食短缺,通过折漕减轻百姓负担并简化征收流程。例如明代苏松诸府因荒歉无法足额纳粮,遂改征银两。

  4. 其他形式
    除折银外,明代还曾折征布匹、谷物等,清代则逐渐以货币为主。

注意:部分网络解释(如)将“折漕”误作成语,实为历史术语,需以权威史料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折漕

折漕(zhé cá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折”和“漕”两个字组成。
“折”是一个由手和木两部分组成的汉字,拆分成部首是扌(手)和斤(木),总计4画。这个字的本义是折断、弯曲的意思。
“漕”是一个由水和舟两部分组成的汉字,拆分成部首是氵(水)和舟(船),总计14画。这个字的本义是水运、航运的意思。

《折漕》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将漕运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或船只损坏等情况称为“折漕”。

在繁体字中,折漕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差异,折的古代写法较为繁琐,舟的部分常写为划山光而不是现代的舟字旁。

例句:
1. 这艘船在折漕途中遭遇风暴,船只损毁严重。
2. 由于折漕事故,大量货物被淹没在河水中。
3. 经过多次折漕,运输时间大大延长了。

组词:折断、折叠、漕运、舟运。

近义词:船祸、漕船事故。

反义词:安全航运。

别人正在浏览...

曝光鼻青眼肿搏抚孛娄参半陈家巷尺一书寸兵尺铁董事会敦茂蠹鱼二百二反而哽塞工事归服厚爱慧门绘饰魂爽驾龙监官箭壶娇狞阶厉秸莞巨功刘向轮蹄盲风妒雨门濠勉为其难牧畜平度婆然侨民穷骨头求雨诠正裙带风软槃蛇酒审稿人深谿石履讼源俗化霆曦同契违科伟誉文榜阢陧香灰向曙现实主义萧郎陌路小妹子虾头杯谐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