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和的法度。《文选·班彪<北征赋>》:“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吕向 注:“言阴曀不见阳景,喻天下昬乱,无明君之道,使失和平之法度。”
(2).指日月分别在二分(春分、秋分)、两弦(上弦、下弦)时运行的均平之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世之言五行消长者,止是知一岁之间,如冬至后日行盈度为阳,夏至后日行缩度为阴,二分行平度;殊不知一月之中,自有消长,望前月行盈度为阳,望后月行缩度为阴,两弦行平度。”
“平度”一词的含义可从词语本义和地名两个层面理解,以下为详细解释:
平法度
指社会或事物遵循的平和、稳定的规范。该释义最早见于《文选·班彪<北征赋>》中“嗟久失其平度”,吕向注解为“和平之法度”。这一用法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献,强调秩序与和谐。
天文历法术语
特指日月在二分(春分、秋分)、两弦(上弦、下弦)时运行的均平之度。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提到“二分行平度”,即描述日月运行轨迹的平衡状态。
作为山东省县级市,“平度”名称源于汉代设立的平度县,其由来有两种主流说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平度市的地理、经济等现状,可参考权威地方志或官方网站。
平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沉着、镇定或稳定的状态。
平度的部首是“又”,笔画数为11。
平度的来源较为复杂,它是由“平”和“度”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其中,“平”表示平稳、平静,而“度”表示尺度、程度。结合在一起,就表示了保持稳定的状态或淡定的情绪。
在繁体字中,《平度》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根据古代汉字书法的发展变迁,对于《平度》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需要参考古代文献或古代碑铭才能得到确切答案。
1. 在困难面前保持平度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2. 只有保持平度的心态,才能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平和、平缓、平静、平衡、平凡。
冷静、镇定、稳定、沉着。
不安、焦虑、紧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