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归服的意思、归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归服的解释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归顺

一致赞同归服

详细解释

(1).归顺。《后汉书·西域传序》:“於是远国 蒙奇 、 兜勒 皆来归服,遣使贡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 移书二郡,望风归服。” 邹鲁 《海军反正》:“其餘 闽 籍将领,因与 述庆 为同乡,且多 林 姓,亦一致赞同归服。”

(2).推崇信服。《北齐书·赵彦深传》:“性聪敏,善书计,安闲乐道,不杂交游,为雅论所归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归服"是汉语中表示臣服、信从的复合动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小国归附者数称其仁"。该词由"归"和"服"两个语素构成:"归"取《说文解字》"女嫁也"的引申义,指趋向、归附;"服"据《尔雅·释诂》训为"事也",引申为顺从。现代汉语中,"归服"包含三层语义:其一指政治层面的臣属关系,如《汉语大词典》所载"归顺,服从";其二含道德认同义,如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心悦诚服而归附";其三具宗教皈依义,汉典网引证《景德传灯录》"四方归服"的禅宗语录。该词在历时语用中呈现从实体臣属到抽象信从的语义扩展,现代多用于描述对理念、信仰的真诚接纳,如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为"归顺,服从"的书面语。

网络扩展解释

“归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归顺

指原本不服从的个体或群体主动归附、顺从,通常用于政治、军事或权力关系的语境。例如:

  1. 《后汉书·西域传序》记载“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服”,描述异国主动归顺中原王朝。
  2.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提到“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指敌方因威势而投降。
  3. 现代用法如“政府回归服务职能”,强调权力主体对民众的服从。

二、推崇信服

指因品德、能力等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追随。例如:

  1. 《北齐书·赵彦深传》提到赵彦深因“安闲乐道”而“为雅论所归服”,体现个人修养带来的信服力。
  2. 现代例句如“他的观点令人归服”,侧重精神层面的认同。

补充说明:该词常见于古籍,现代多用于书面或比喻性表达(如“海浪归服大海”)。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后汉书》《五代史平话》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怆暗淡无光秕谷壁挂冰牀不辍彩毫插话长延稠人搭截大罍荡析离居箪瓢士调发的证反听收视風虹凫公英海夷道轰訇僥荣捷克人谨盗羁押可知道快疾厉高凌朁流竞旅宿马利名鞿利鞚霓襟偏欹披腹心抢跪青骹祈求囚室热忽剌瑞鸭闰位赛答慎散轼辙水利化随车夏雨调排通问頽亏亡奔稳浃问缣游五顶无虞乡豪缃蕤校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