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备渡船。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第三节为未到家者设渡也。若不急去问渡,有没於苦海而已,安能乐?”
“设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此词可见于明代思想家李贽的《四书评·孟子·尽心上》,原文为:
“第三节为未到家者设渡也。若不急去问渡,有没於苦海而已,安能乐?”
此处“设渡”比喻为未达成目标的人提供帮助或指引,带有哲理色彩。
“设渡”既指具体的渡船准备,也用于抽象语境中表达“提供过渡帮助”。如需进一步考证文献细节,可参考《四书评》原文或古代交通类典籍。
设渡(读音shè d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设”和“渡”两个字组成。
设字的拆分是由“广”和“殳”两个部首组成,总计3个笔画;渡字的拆分是由“水”和“免”两个部首组成,总计11个笔画。
设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源自于象形字,表示建立、设置的意思。在繁体中,设字与简体一样还是“设”字。
渡字的来源是指船渡或过河的行为,也即过渡的意思。在繁体中,“渡”字写作“渡”,字形上更加复杂。
设字在古代常使用“殳”而非“又”作为右部,字形更像是两个武器交叉在一起。渡字在古代的书写形式则更类似于水流的形状。
1. 他们一同设渡,过河前往对岸。
2. 我设法渡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
3. 她用船渡过了长江,来到了新的城市。
设想、设备、设立、渡口、渡过、渡船
设想(想象、构想)、设立(建立、创办)、渡过(度过、熬过)
反义词:取消、禁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