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備渡船。 明 李贽 《四書評·孟子·盡心上》:“第三節為未到家者設渡也。若不急去問渡,有沒於苦海而已,安能樂?”
“設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此詞可見于明代思想家李贽的《四書評·孟子·盡心上》,原文為:
“第三節為未到家者設渡也。若不急去問渡,有沒於苦海而已,安能樂?”
此處“設渡”比喻為未達成目标的人提供幫助或指引,帶有哲理色彩。
“設渡”既指具體的渡船準備,也用于抽象語境中表達“提供過渡幫助”。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細節,可參考《四書評》原文或古代交通類典籍。
設渡(讀音shè d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設”和“渡”兩個字組成。
設字的拆分是由“廣”和“殳”兩個部首組成,總計3個筆畫;渡字的拆分是由“水”和“免”兩個部首組成,總計11個筆畫。
設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源自于象形字,表示建立、設置的意思。在繁體中,設字與簡體一樣還是“設”字。
渡字的來源是指船渡或過河的行為,也即過渡的意思。在繁體中,“渡”字寫作“渡”,字形上更加複雜。
設字在古代常使用“殳”而非“又”作為右部,字形更像是兩個武器交叉在一起。渡字在古代的書寫形式則更類似于水流的形狀。
1. 他們一同設渡,過河前往對岸。
2. 我設法渡過了這個艱難的時期。
3. 她用船渡過了長江,來到了新的城市。
設想、設備、設立、渡口、渡過、渡船
設想(想象、構想)、設立(建立、創辦)、渡過(度過、熬過)
反義詞:取消、禁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