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见问。《庄子·寓言》:“众罔两问於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
“稍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āo wèn(注音:ㄕㄠ ㄨㄣˋ),其核心含义是“犹见问”,即被询问或回应询问。以下是详细解释:
经典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原文中,众罔两(影子的微影)向影(景)提问,影回答:“搜搜也,奚稍问也?”此处“稍问”指“何必多此一问”或“无需追问”,带有轻微、简短的询问意味()。
字义拆解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证或权威词典释义,可查阅《庄子》原文或沪江在线词典()。
《稍问》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稍微询问或略微打听。
《稍问》由部首“竹”和“口”组成,“竹”是第十四个部首,表示与竹子有关的事物,“口”是第一部首,表示与口相关的事物。根据部首和笔画数,可以轻松识别这个词。
《稍问》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出自西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是用于描述一种轻微的询问行为。
《稍问》的繁体形式是「稍問」。
在古代汉字中,「问」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它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门”字形状的部分,下面则是一个“口”字形状的部分。这种写法体现了人们在古代通过问门来询问事情的习惯。
1. 他稍问了一下老师,才开始做作业。
2. 我稍问了一下邻居,得知他们要搬家。
1. 稍非:意思是略微不对。
2. 稍息:军队中停下行军的口令。
3. 稍逊:表示比不上某人或某事。
1. 略问
2. 微询
1. 直问
2. 详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