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稍問的意思、稍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稍問的解釋

猶見問。《莊子·寓言》:“衆罔兩問於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奚稍問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稍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āo wèn(注音:ㄕㄠ ㄨㄣˋ),其核心含義是“猶見問”,即被詢問或回應詢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溯源

  1. 經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寓言》。原文中,衆罔兩(影子的微影)向影(景)提問,影回答:“搜搜也,奚稍問也?”此處“稍問”指“何必多此一問”或“無需追問”,帶有輕微、簡短的詢問意味()。

  2. 字義拆解

    • 稍:副詞,表示“略微”或“短暫”。
    • 問:動詞,指詢問、關切。
      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稍微詢問”或“簡短提問”。

二、使用場景

  1. 正式或客套場合
    常用于委婉表達詢問,尤其在商務、禮儀交流中,體現對對方的尊重()。
  2. 古典文獻語境
    多見于文言或仿古表達,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

三、擴展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或權威詞典釋義,可查閱《莊子》原文或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稍問》的意思

《稍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稍微詢問或略微打聽。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稍問》由部首“竹”和“口”組成,“竹”是第十四個部首,表示與竹子有關的事物,“口”是第一部首,表示與口相關的事物。根據部首和筆畫數,可以輕松識别這個詞。

來源

《稍問》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中,出自西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它是用于描述一種輕微的詢問行為。

繁體

《稍問》的繁體形式是「稍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問」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是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上面是一個“門”字形狀的部分,下面則是一個“口”字形狀的部分。這種寫法體現了人們在古代通過問門來詢問事情的習慣。

例句

1. 他稍問了一下老師,才開始做作業。

2. 我稍問了一下鄰居,得知他們要搬家。

組詞

1. 稍非:意思是略微不對。

2. 稍息:軍隊中停下行軍的口令。

3. 稍遜:表示比不上某人或某事。

近義詞

1. 略問

2. 微詢

反義詞

1. 直問

2. 詳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