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 孔子 序《书》删《诗》,又自称“述而不作”见《论语·述而》。后以“删述”谓著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 唐 李白 《古风》之一:“我志在删述,重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建安 以后,更綺丽不足为法,迨 有唐 文运肇兴,而己适当其时,将以删述,继获麟之后。”
关于“删述”一词,目前并未在常规汉语词典或常用语境中找到明确释义,可能存在以下两种可能性:
输入误差可能性
若为“阐述”的笔误,则指系统性地分析说明某一观点或理论,如“详细阐述研究结论”。该词强调逻辑清晰的表达与论证。
古汉语合成词推测
若确为“删述”,可拆解为“删减”与“述作”的组合。在古籍整理中,或指对文献进行删订修订并重新编述的行为。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提及“孔子删述六经”,即指孔子对古代文献的删减编纂工作。
建议提供更多使用语境,以便进一步确认具体含义。若需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解析,可补充说明修正后的词语。
删述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删除和描述。
删述的部首是刀,总笔画数为8。
删述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删”取自“删除”的意思,表示去除、消除,而“述”取自“描述”的意思,表示叙述、表述。
删述的繁体字为「刪述」。
在古代,删述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持了相似的意思和用法。
1. 他删述了这篇文章中的冗长段落,使得它更加简明扼要。
2. 这部小说删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删改、删除、叙述、描述
删除、切除、剔除、去除
添加、增加、补充、扩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