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不回头”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拼音:sǐ bù huí tóu
结构:紧缩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原指意志坚决,现多用于贬义,形容固执错误)
指到死也不反悔,形容人极其固执或意志坚决。
类别 | 词汇示例 |
---|---|
近义词 | 执迷不悟、一意孤行 |
反义词 | 迷途知返、悬崖勒马 |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可参考《林海雪原》原文或成语词典。
《死不回头》这个词是形容一个人坚决不退缩,不放弃的意思。它表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危险时,决心坚定,毫不动摇,坚持到底,绝不后退。
《死不回头》的拆分部首是“歹”和“口”,其中“歹”是左边的部首,表示对不好的东西和坏事的概念;而“口”是右边的部首,表示与口有关的事物。该词共有6个笔画。
《死不回头》是出自于古代文学作品《水浒传》,这是一部以“忠、义、勇、智”为主题的英雄小说。武松在曹盾的帮助下,奋勇杀虎,并且打得成手段之后,便明白了“杀人不见血”,也决心斩杀黑虎。他用自制的木棍重重地砸下。','结果,砸得死去.。拉鲁————」日出解头(泰3:22)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会有变化,但在《水浒传》中的写法是“死不回頭”,使用了繁体字。
1. 我们要像英雄一样,面对困难时要死不回头。 2. 战士们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但他们仍然死不回头地执行任务。
1. 坚决不回头 2. 毅然不退缩 3. 坚定不移 4. 不可动摇 5. 死心塌地
1. 铁了心 2. 心如铁石 3. 意志坚定 4. 一往无前 5. 坚持到底
1. 动摇退缩 2. 心生畏惧 3. 好言退却 4. 三心二意 5. 望而却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