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不当功的意思、赏不当功的详细解释
赏不当功的解释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荀子·正论》:“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刑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明史·赵锦传》:“致朝廷之上,用者不贤,贤者不用;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词语分解
- 赏的解释 赏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赏识
- 功的解释 功 ō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
网络扩展解释
“赏不当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赏不当功(拼音:shǎng bù dāng gōng)指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即奖励未能与实际的功绩相匹配。该成语强调赏罚需公正,若“赏”与“功”失衡,则可能引发负面后果。
二、出处与背景
- 《荀子·正论》:最早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著作,原文为:“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意指品德、能力、赏罚若与职位、功过不符,将导致不祥。
- 历史引用:如《明史·赵锦传》中批评朝廷“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进一步强化了其警示意义。
三、用法与结构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由“赏”“不”“当”“功”四字构成。
- 适用场景:多用于批评奖励不公或管理失当,如职场、历史评价等。
- 感情色彩:中性,侧重客观描述现象。
四、注意事项
- 读音:“当”在此处读作dāng(第一声),而非“dàng”。
- 近义延伸:可与“罚不当罪”并列使用,体现赏罚对应的原则。
总结来看,这一成语既是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凝练,也适用于现代管理场景,强调公平性的重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赏不当功
赏不当功是一个成语,用来指责奖励或褒奖不当,也可以指责接受奖励的人不当。
拆分部首和笔画:
赏(贝部,十画)
不(一画)
当(一画)
功(力部,五画)
来源:
《韩非子·五蠹》:“若奸主也善寿其功善害其赏,则天下谁能当?”
繁体:
賞不當功
古时候汉字写法:
赏不当功的古时候写法与现代写法没有明显差异。
例句:
他一直努力工作,却被赏不当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组词:
赏罚不明、赏识、赏心悦目、克己奉公、努力不懈
近义词:
褒奖不当、奖励不当
反义词:
赏当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