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绦的意思、赤绦的详细解释
赤绦的解释
红色丝绦。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赵公大食刀歌》:“ 苍水 使者捫赤絛, 龙伯 国人罢钓鼇。” 杨伦 笺注:“赤絛,以赤色丝为绳,刀饰也。”
词语分解
- 赤的解释 赤 ì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 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脚(光脚)。 笔画数:
- 绦的解释 绦 (縧) ā 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绦子。绦带。丝绦。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赤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
基本解释
“赤绦”指红色丝绦,即用红色丝线编织成的带子或装饰物,常用于衣物、器物等。例如唐代杜甫《荆南兵马使赵公大食刀歌》中提到的“苍水使者扪赤绦”,杨伦笺注解释为“以赤色丝为绳,刀饰也”。
-
出处与文学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杜甫的诗作,描述刀剑的装饰。诗中“赤绦”作为刀柄或刀鞘的红色丝绳,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体现了古代器物装饰的考究。
-
字义分解
- 赤:指红色,象征鲜明或忠诚,如“赤胆”“赤诚”;也可表示裸露(如“赤脚”)或空无(如“赤手空拳”)。
- 绦(tāo):用丝线编织的扁平带子,多用于衣物、器具的边饰,如“丝绦”“绦带”。
-
用途与文化意义
古代“赤绦”不仅用于刀剑装饰,也可能作为服饰配件(如腰带、衣缘),兼具功能性与等级、审美的象征意义。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常与吉祥、权威关联,进一步强化了其装饰价值。
“赤绦”是古代对红色丝质装饰带的特定称谓,多见于诗文与器物描述,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赤绦(chì guǒ)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个意思。首先,赤绦可以指代红色的丝绳,多用于民间信仰仪式中。其次,赤绦也可指代红色的馒头,这是一种传统的面食。
对于赤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它由赤(红色)和绦(丝绳)两个部首组成。赤的拆分部首为火,笔画为二;绦的拆分部首为纟(纺织品),笔画为五。
赤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人们将红色视为吉祥的象征,用红绳来驱邪、祈福。在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中,红绳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能驱散灾厄,保护人们的安全和幸福。而赤绦作为红色绳子的代称,其含义也蕴含了这种祈福和保护的期望。
关于赤绦的繁体写法,一般是「赤絛」。在繁体字中,「绛」代替了简体字中的「绦」。这种差异是由于繁体字在演变和传承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在实际使用中两者的意义没有区别。
赤绦在古时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但基本上还是由赤和绦两个字形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字记录的时期,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汉字的形状和结构也有所变化。不过,其基本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相同。
以下是赤绦的例句:
1. 她系着一条赤绦,祈求平安。
2. 他让我拿着赤绦绕在树上,表示祝福。
3. 民间信仰中,赤绦被用于祈福仪式的道具。
赤绦的组词:红绳、绑绳、丝绦。
赤绦的近义词:红绳、绑绳、红丝绳。
赤绦的反义词:无。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