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扫愁帚的意思、扫愁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扫愁帚的解释

亦作“ 扫愁箒 ”。酒的别称。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诗:“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端的是锦封未拆香先透……想古人云‘扫愁箒’、‘钓诗钩’,信不虚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厥名为‘酒’。其名最多,为功已久……或以为‘钓诗钩’,又以为‘扫愁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扫愁帚”是汉语中对酒的一种雅称,源自古代文人的诗意表达。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豪苏轼的《洞庭春色赋》“要必立醑然后归,且觞且咏,以寄扫愁之帚”,指酒能如扫帚般涤荡烦忧。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劝酒寄元九》中亦用“俗号消愁药,神速无以加”暗合其意,进一步强化了酒与消愁的隐喻关联。

从构词法分析,“扫”作动词表清除动作,“愁”为清除对象,“帚”作为工具载体,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情感物象化。《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谓酒能扫除忧愁,如帚除尘”,该释义得到《中国酒文化辞典》的学术支持,指出这类雅称反映了古代文人“借物言志”的语言创造特征。

在文化内涵层面,该词承载着中国古代“诗酒风流”的文人传统,与“钓诗钩”“忘忧物”等酒类别称共同构成独特的汉语酒文化符号体系。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特别强调,此类词汇“通过器物隐喻实现情感转化,是汉语修辞学中借代手法的典型范例”。

网络扩展解释

“扫愁帚”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理解:

1.作为酒的别称(主流解释)

这是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的常见用法,常与“钓诗钩”并用。古人认为酒能消除忧愁、激发诗兴,因此赋予其雅称。例如:

2.作为比喻性表达(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该词偶尔被引申为“清理忧愁的工具”,通过“扫帚”意象比喻排解烦恼的行为。例如提到,这类似于用扫帚清扫心灵污垢,表达积极面对困境的态度。


补充说明:若在古诗文或历史文献中见到该词,基本指代酒;现代创作若使用比喻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对词语溯源感兴趣者,可参考苏轼诗词或《汉语辞海》等工具书(见、5)。

别人正在浏览...

憋憋焦焦避风港笔祸閟气跛行千里残步澄源正本持竿弛替翀举踌躇不决春饼翠妫德机独步当世敦学放子讽动蜂拥负阙割臂之盟横加红点子翦刷角手锦颿旧约缉御科臼柯亭老校链子琉璃溜走蒙馆猛峻冥漠之乡密筱牌牓迁代清悟弃羣臣起送宂烦赡洽折短试花士君子石油焦史职守素树敌蜀素帑银田陂挽夫微志温故知新无事不登三宝殿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