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吐三握的意思、三吐三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吐三握的解释

《史记·鲁世家》:“ 周公 戒 伯禽 曰:‘我 文王 之子, 武王 之弟, 成王 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七》:“ 周公 流言东征,《诗》不颂其多才多艺之敏,三吐三握之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吐三握”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与求贤若渴的态度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史记·鲁世家》,记载周公对儿子伯禽的告诫:周公虽身份显赫(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但为招揽贤才,常“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即洗头时多次握住湿发、吃饭时多次吐出食物,急忙起身接待来访的贤士。

二、核心含义

形容当权者礼贤下士、求才心切的行为,强调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后多用于赞颂执政者或领导者重视人才的态度。

三、延伸引用与示例

  1. 文学化用:
    三国时期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即化用此典,表达广纳贤才的抱负。
  2. 成语结构:
    属动宾结构,可作谓语或定语,如“其有三吐三握之诚,方得群贤毕至”(现代用法举例)。

四、近义与关联表达

五、文化意义

该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贤重才”的价值观,常用于强调领导者需以谦逊态度吸纳人才,方能成就大业。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查阅《史记》原文或相关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吐三握的意思

“三吐三握”是一个描述人们吐口水和握拳的动作的成语。在俗语中,这个词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感到非常恼怒、沮丧或者愤怒时的表情和举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吐三握”这个词组可以拆分为三个汉字:三(三点水)+ 吐(口字旁)+ 三(三点水)+ 握(手字旁)。

拆分后的部首:

拆分后的笔画:

来源和繁体

“三吐三握”这个词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在古代,人们认为口中的痰液是不吉利的,会带来厄运,因此会三吐口水,以驱除不祥之气。而握拳则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在繁体字中,“三吐三握”可以写作「三吐三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三吐三握”,古时候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基本的形状和结构。

例句

  1. 他听到那个坏消息后,立刻三吐三握。
  2. 当他看到自己被击败后,愤怒地三吐三握。
  3. 在生气时,他经常会表现出三吐三握的样子。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