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颜师古 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北史·儒林传下·辛彦之》:“帝尝令 彦之 与 沉重 论议, 重 不能抗,避席而谢曰:‘ 辛君 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 太平天囯 陈阳生 《建天京于金陵论》:“建邦设都,必取至善之地,非第曰金城汤池已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臣诚不解 盛宣怀 欲图一己之私利,遂不惜我祖宗社稷金城汤池之固,默陷於皇基累卵之地位。”亦省作“ 金汤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金汤失险,车书共道。” 李贤 注:“金以喻坚,汤取其热。”《旧唐书·宣宗纪》:“夫取不在广,贵保其金汤。” 赵朴初 《滴水集·杂诗》之一:“万里 长城 万里长,长城万里耀金汤。”
“金城汤池”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相关信息:
成语的权威性解释可参考《汉语成语大词典》或《汉书》原文(见、3、7)。若需更多典故细节或例句,可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文学著作。
金城汤池是一个成语,意指一个堡垒坚固、防守严密的地方。
金城汤池的拆分部首为金(金属)和汤(水)。笔画分别是4画和6画。
金城汤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后汉书》中。故事中讲述了刘备攻打蜀地,他的将领诸葛亮用火攻计,魏国的大军被打败后被称作“金城汤池”。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一个堡垒坚固、防守严密的地方。
《金城汤池》在繁体中是「金城湯池」。
在古时候,「城」字的写法是「成」,因此成语写作「金成湯池」。
这座城市的防御系统堪称金城汤池,任何敌人都很难攻破。
组词有:金身玉骨、城砦堡垒、汤火烧奔。
近义词有:铁壁铜墙、坚不可摧。
反义词有:土石堡垒、薄弱防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