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正。三正之始,万物皆微,故又称三微。《汉书·律历志上》:“三微之统既著,而五行自青始。”《后汉书·陈宠传》:“三微成著,以通三统。” 李贤 注引《三礼义宗》:“三微,三正也。言十一月阳气始施,万物动於黄泉之下,微而未著,其色皆赤,赤者阳气。故 周 以天正为岁,色尚赤,夜半为朔。十二月万物始牙,色白,白者阴气。故 殷 以地正为岁,色尚白,鷄鸣为朔。十三月万物始达,其色皆黑,人得加功以展其业。 夏 以人正为岁,色尚黑,平旦为朔,故曰三微。”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伏以七始载华,三微遂著,方明主抚辰之盛,宜哲人膺祉之多。”参见“ 三正 ”。
(2).谓十五日。《易纬乾凿度》卷上:“三王之郊,一用 夏 正。天气三微而成一著,三著而成一体。” 郑玄 注:“五日为一微,十五日为一著。”
(3).古代箭靶上的三条竖线。《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宠 善弩射,十发十中” 李贤 注引《华峤书》:“ 宠 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参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弩机”条。
“三微”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不同的文献和语境有所差异。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三微”在不同语境下可指历法起始、时间单位或射箭术语。需结合具体文献判断其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古籍原文。
《三微》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三个汉字组成。
《三微》的拆分部首是“一”、“心”和“示”,分别放在字的最左边、中间和最右边。整个词语共有10个笔画。
《三微》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大宗师》一章中:“与物无争,故能救物。此曰‘微’。”意为和事物没有冲突抗争,因此能够拯救事物。由此可见,这个词强调了以微小、温和的方式去处理事物。
《三微》的繁体字为「三微」。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但是,《三微》这个词的基本构造并没有大的改变,依然由三个部分组成,保留了“一”、“心”和“示”的排列顺序。
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三微而行,不激烈也不过分温和。
三微之道、微言大义、微不足道
微小、细微、微末
激烈、激进、激动
爱忍安靖百胜百世不易辩灋饼铛臣民冲斥擣衣石邓艾吃对话遁世绝俗放之四海而皆准梵译发踪指使丰柔贡试含咽皓皛鹤柱坏散画所湖田节水搢铎金鷄石卷娄撅头船居学巨镇宽垲辽阆凌波微步临完露地曼殊暝暗模宪脑电图内合偏挚乔公案气圈楸陌拳斗冉冉缠缠容车戎公上家申停顺比树汁孙囡廷掾涂层外郭为尔物外人相凌溪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