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秋的意思、三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秋的解释

(1) [the three autumn jobs (harvesting, ploughing and sowing)]∶指秋收、秋耕、秋播

(2) [the three months of autumn]∶指秋季的三个月

(3) [the third month of autumn]∶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three years]∶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详细解释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秋”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为以下四类解释:

  1. 农事活动总称
    指江南地区秋季的收、种、管三项农事,即“秋收、秋耕、秋种”。这一用法常见于农业相关文献,强调季节性劳作的重要性。

  2. 时间长度

    • 三个月(一季):秋季的三个月(农历七、八、九月),合称“孟秋、仲秋、季秋”。
    • 九个月:源自《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注“三秋谓九月(即三个季度)”。
    • 三年:后人多将“三秋”引申为三年,如李白《江夏行》“谁谓历三秋”即指三年。
  3. 农历九月别称
    特指秋季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王勃《滕王阁序》“序属三秋”、柳永“三秋桂子”均为此意。

  4. 语境差异与演变
    古代文献中“三秋”多指具体月份或季度,但随语言发展,现代更倾向将其泛化为“长时间”,如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多被理解为三年。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判断其含义。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搜狗百科、汉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秋》这个词的意思

《三秋》是一个成语,表示经过三个秋天,意指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或磨砺。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等待时光流逝的漫长和不见结果的苦闷。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秋》词的拆分:
部首:穴
笔画:12画

来源

《三秋》出自《论语·述而》:“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释义为忠告别人并劝导他行善,如果不被接纳就停止劝告,毋须自辱。衍生出以忍辱负重为主题的故事和成语。

繁体字

《三秋》的繁体字写法为「三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三秋》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为「三秋」。

例句

1. 他等了三秋,终于等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
2. 那位作家苦苦等待了三秋,才终于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

组词

等秋、秋收、秋霜、秋日、秋意

近义词

三冬、三春,含有相同的等待漫长的含义。

反义词

一刹那、瞬间,表示等待时间极短暂。

别人正在浏览...

犇萃冰解壤分壁中叟搏撠不怕长阪从恿攒眉寸进尺退搭伏大权旁落打折扣调头东牀对仗独脚戏佛狸妇姑勃谿鲋蛰之穴高河顾建康秽滓加官进爵胶牙饧寄客机深僦工军校磕磕快报款笃连草连动杆劣兄领职买空仓没屋架梁墓庐鮎溜排门夫跑槽匹居弃割钦此倾低秋科鋭情婼羌沈梦霜皋水电站书吏随丁天网恢恢停潦未平乌柳向非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