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鲋蛰之穴的意思、鲋蛰之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鲋蛰之穴的解释

《易·井》:“井谷射鮒。” 孔颖达 疏:“ 子夏 传曰:井下虾蟆呼为鮒鱼也。”井底为井蛙蛰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称井。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盖悲鮒蛰之穴,不是龙潜之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鲋蛰之穴”是一个相对冷门且具有文学色彩的汉语成语,其含义需结合字义与典故进行阐释。以下为基于汉语词典及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二、典故溯源

其核心意象主要源自道家经典:


三、权威词典释义


四、使用场景与文学意义

该词多用于文言或书面语,常见于:

  1. 形容居所: “身处鲋蛰之穴,犹怀四海之心。”(对比困顿环境与远大志向)
  2. 批判格局: “安于鲋蛰之穴者,焉知鲲鹏之志?”(讽刺目光短浅)
  3. 隐喻困境: “挣脱鲋蛰之穴,方见天地宽广。”(鼓励突破局限)

其价值在于以具象鱼穴之微,反衬人生境遇或精神视野之困,具有强烈的文学张力和哲学反思。


参考文献来源

  1. 《庄子·外物》原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zhuangzi/outer-things/zh

  2. 《周易·井卦》解读(中华书局经典释文):

    https://www.zhbc.com.cn/book/9787101053090/

  3.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http://www.hydcd.com/

  4.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https://www.cp.com.cn/book/7-100-17126-0.html

注: 因“鲋蛰之穴”属生僻词,部分词典可能未单列词条,但其构成与典故在权威辞书中均有明确依据。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或订阅数据库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鲋蛰之穴”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词语,其含义与井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出处与字面意义

该词最早出自《周易·井卦》的爻辞“井谷射鲋”,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引用子夏的注解,提到“井下虾蟆呼为鲋鱼也”。这里的“鲋”指井中的生物(如小鱼或虾蟆),“蛰”意为蛰伏,“穴”即洞穴,合起来指井底作为鲋鱼蛰伏的窟穴,故代指井本身。

2.引申义与文学引用

在文学作品中,该词常被用来象征狭小、卑微的处所。例如唐代黄滔《景阳井赋》中写道:“盖悲鲋蛰之穴,不是龙潜之地”,通过对比“鲋蛰之穴”与“龙潜之地”,表达对景阳井昔日盛景消逝的感慨。

3.文化内涵

这一词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联想,将井底生物的生存状态与井的意象结合,赋予其隐喻色彩。其核心意义在于以具体物象(井)暗喻环境局限或地位卑微。



“鲋蛰之穴”本义指井底鲋鱼蛰居的洞穴,引申为代指井,并在文学中衍生出象征平凡或困顿境遇的用法。其出处可追溯至《周易》,体现了古代汉语的意象化表达特点。

别人正在浏览...

渀荡变俗避慎避债台长庶舂常出炉银厝身单危大谱儿等身金法官饭来张口烦恼魔風略赶趟戈铓观隅反三闺庭骨节眼国中古查横恶架叠疆干殭尸简连僬侥稽古振今浄人局跧看破红尘扣分旷典况乎枯枝牢什子辽原冥夜悄悄话轻服青珪启行全周深壁神经失常收敍属章松腴苏海韩潮搪布瘫睡通数土阶茅屋问数五日相导晓识晓市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