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情见乎辞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谓为信然”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以 诸葛亮 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
“情见乎言”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由“情”“见”“乎”“言”四字组成,意为情感通过言语自然流露。其中,“情”指情感,“见”通“现”表示显露,“乎”为语气助词,“言”即言辞,整体强调内心情感无法隐藏,必然体现在语言表达中。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描述诸葛亮通过诗文显露志向与情感,印证了情感与言辞的紧密关联。
3. 用法与场景
• 多用于文学评论或情感分析,强调通过文字可感知作者内心。
• 近义词为“情见乎辞”,反义词暂无明确对应成语。
• 语法功能:常作谓语或定语,如“此诗情见乎言,尽显离愁”。
4. 权威性辨析
该成语在《汉典》《沪江词典》等典籍中均有收录,释义高度一致,属规范用法。需注意其读音为“qíng jiàn hū yán”,易与“情见于色”等混淆。
提示:若需探究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三国志》裴注原文(、4、8提供出处)。
《情见乎言》是一个成语,表示感情和思想通过言辞表达出来。下面具体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情见乎言》这个词由四个字组成。其中,“情”字的拆分部首是“忄”(心部),总共由 4 个笔画组成;“见”字的拆分部首是“见”(观部),总共由 7 个笔画组成;“乎”字的拆分部首是“丿”(丶部),总共由 1 个笔画组成;“言”字的拆分部首是“讠”(言部),总共由 7 个笔画组成。
《情见乎言》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四年》:“心之所悦,语言亦从之。”即意思是心中有什么想法,就用什么话语表达出来。这个成语在繁体中仍然保持不变,没有特殊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成语《情见乎言》的书写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整体的意义和拆分部首是相同的。古时候汉字写法较为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字形和设定有所变化。
1. 他被别人的言辞所伤,但他还是决心用情见乎言。
2. 在演讲中,让我们的情见乎言,将我们的思想尽情表达出来。
组词:情绪、见解、言辞、表达。
表达、表露、坦白、陈述。
含糊、含义模糊、不明确、含沙射影。
以上是关于《情见乎言》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