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寺的意思、大秦寺的详细解释
大秦寺的解释
唐 代所建景教寺,通称 大秦寺 。 宋 王溥 《唐会要·大秦寺》:“ 天宝 四载九月,詔曰: 波斯 经教,出自 大秦 ,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 波斯寺 宜改为 大秦寺 。天下诸府郡置者,亦準此。” 宋 苏轼 《南山纪行诗·小序》:“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 宝鸡 、 虢 、 郿 、 盩厔 四县。既毕事,因朝謁 太平宫 ,而宿于 南谿 谿堂。遂并 南山 而西,至 楼观 、 大秦寺 、 延生观 、 仙游潭 。十九日乃归。”参阅 向达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附录二《盩厔大秦寺略记》。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网络扩展解释
大秦寺是唐代建立的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寺院,其历史背景和具体含义可归纳如下:
1.基本定义
大秦寺是唐代对景教寺院的通称,主要作为基督教早期派别在中国传播的场所。该名称源自古罗马帝国(史称“大秦”)的宗教文化传入,体现了唐代对异域宗教的包容性。
2.历史背景
- 起源: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传教士阿罗本抵达长安,唐太宗下诏准许其传教,并在长安、周至等地建寺。周至大秦寺始建于贞观年间(约650年),位于终南山北麓,邻近道教祖庭楼观台,凸显了宗教交流的特殊性。
- 发展:景教在初唐多位皇帝支持下达到鼎盛,形成“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繁荣景象。唐玄宗时期曾将波斯寺统一更名为大秦寺。
- 衰落:845年唐武宗灭佛时波及景教,寺院被毁,传教士被逐。此后大秦寺先后被佛教、道教占用,明代因战火焚毁,仅存古塔。
3.文化遗存
- 大秦寺塔:现存一座8层唐代古塔,高约24米,八角形结构,是现存最古老的景教建筑遗存之一。
- 景教碑:1622年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景教传入中国的历史,现藏于西安碑林,被称作“世界四大石刻”之一。
4.历史意义
大秦寺见证了唐代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是古代“丝绸之路”宗教传播的重要实证,也被国际学界视为研究基督教东传的关键遗址。
若需进一步了解大秦寺的考古发现或现存状况,可参考西安周至县实地考察资料或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文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秦寺(dà qín sì)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佛教寺庙。它是指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的大雁塔。下面我为你提供了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大秦寺的拆分部首是"大"和"寺",分别代表了寺庙的大气和宗教仪式的场所。
- "大"的康熙笔画为3,"寺"的康熙笔画为6。
来源:
- 大秦寺一词来源于佛教的典籍《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文》。大秦是指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而寺即指佛寺。
繁体:
- 大秦寺的繁体字为「大秦寺」,保留了原来的字形及意思。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大秦寺的字形可能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是一致的。
例句:
- 我们一起去大秦寺,感受古老的佛教文化。
组词:
- 大雁塔、大慈恩寺、大明寺
近义词:
- 大佛寺、大禅寺
反义词:
- 小庙、小禅院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