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吏士的意思、吏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吏士的解释

(1).犹言官兵。《六韬·教战》:“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又 操 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 幽 冀 。”

(2).泛指官府属吏。《东观汉记·邓禹传》:“时百姓饥,人相食……军士悉以果实为粮,吏士散已尽, 禹 独与二十四骑指 雒阳 。” 汉 王充 《论衡·佚文》:“上书陈便宜,奏记荐吏士,一则为身,二则为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又分割租秩以供奉吏士,给如二君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吏士”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官兵(军队中的官吏与士兵)

这一含义强调军事体系中的管理者与普通士兵的统称。例如:

二、泛指官府属吏

指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基层官吏,如文书、差役等。例如:

用法示例

补充说明

该词在不同文献中侧重不同,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例如《文选·陈琳》中的“吏士”更偏向官兵,而《抱朴子》则侧重行政属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吏士

吏士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本义是指受命仕官的人。吏指的是官吏,士指的是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吏士的部首是口和土。吏的笔画为5画,士的笔画为3画。

来源

吏士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在封建社会,吏士是指那些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文化人员,负责官府的事务管理。他们以清廉、勤勉、才干出众而受到尊重。

繁体

在繁体字中,吏士的写法是替代字。吏写作吏,士写作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吏士可能会有不同的写法,因为汉字的发展和变化。

例句

1. 他的才干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吏士。 2. 她努力学习,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吏士。

组词

吏衙、吏事、公吏、官吏、吏治

近义词

官员、文官、士人

反义词

平民、百姓、庶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