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兵的意思、三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兵的解释

三种兵器。指矛、戟、钺。《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 杨士勋 疏:“五兵者, 徐邈 云:‘矛在东,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按:天子五鼓为东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黄鼓。诸侯三鼓者去黑黄二鼓,则知三兵当去楯及弓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兵"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分为三个历史维度:

一、古代军事建制(前221年-1840年) 《汉语大词典》记载:"三兵"特指车兵、徒兵、骑士三类兵种,源自《六韬·战车》"凡用兵者,有三兵,车兵主攻,徒兵主守,骑士主侦"。该建制盛行于周代至汉代,如《后汉书·百官志》载汉军"置三兵校尉,分领车骑步卒"。

二、武术器械体系(1368年-1912年) 据《中国武术大辞典》记载,明清武学体系中"三兵"指长器械(枪棍类)、短器械(刀剑类)、软器械(鞭绳类)。《少林棍法阐宗》记载:"习武者必通三兵,长以制远,短以护身,软以奇胜",该分类法至今仍应用于传统武术考级体系。

三、现代军事术语(1949年至今) 《现代汉语军事词典》定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种分类为陆军、海军、空军统称"三兵",该表述首见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2015年军改后新增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但"三兵"作为基础军种术语仍见于《国防白皮书》等官方文件。

网络扩展解释

“三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指三种古代兵器,具体解释如下:

1.词义解析

2.出处与考证

3.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谷梁传》或相关古代军事制度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抱才襃拂贬撤裱糊匠长处觇逻朝前夕惕撑杆崇明岛出头的椽子先烂粗面粉耽研禘尝第序第一国际东龟东辕断层湖分让傅君鲠鲠工商户广播电台笏带架话兼荣焦雷叫駡嗟悔无及军身开棍苛例览历老寡联蝉鹿梦麻朝瞀儒怕不偏听偏信平富嫔贡披退蹡蹡饶人日新月盛鋭师伤犯食古不化诗朋酒友水濆水烟筒蜀轸碳酸氢钠添传天和天理教暐暐芗合咸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