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如是我闻的意思、如是我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如是我闻的解释

(1).佛经开卷语。传说 释迦牟尼 灭后,弟子们汇集他的言论,因 阿难 为佛侍者,所闻最多,就推他宣唱佛说,他以“如是我闻”开场,意为我闻佛如此说。“如是”,指经中的内容;“我闻”,指 阿难 亲自听闻。着此一句,以昭信实。见《佛地经论》卷一。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之三一:“《见宝塔品》以尔时二字发端耶?答:必有如是我闻,必有序法会云云,必有当説《妙法莲华经》云云,译主欲衍尾,因删之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一章:“﹝ 周后 ﹞唤起了虔诵佛经的欲望,随即轻声念道:‘如是我闻……’”

(2).犹言听得这样说。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如是我闻,而王遂语,且熟视其乳毛未褪之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如是我闻"是佛教经典中常见的开卷语,源自梵语"evaṃ mayā śrūtam",字面直译为"我这样听闻"。该词组由四个汉字构成,每个字在古汉语中均有特定含义:

  1. 如:本义为"遵从",此处作"如此"解,表示对所述内容的确认
  2. 是:指示代词,指代下文所述的教法内容
  3. 我:第一人称代词,特指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的侍者兼弟子)
  4. 闻:动词,意为"听闻",强调教法的直接传承性

该短语在佛经编纂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据《大般涅槃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嘱咐弟子阿难在结集经典时须以"如是我闻"起始,既表明传承真实性,又避免弟子对经典产生我执(《大正藏》第12册)。唐代玄奘法师在翻译佛经时严格遵循"五不翻"原则,对此语采用直译处理,形成固定译例(《大唐西域记》卷十)。

现代汉语词典中,《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佛经开卷语,表示经内容为阿难亲闻佛陀所述"(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该表述在佛教文献学中具有特殊地位,既体现原始佛教的口传传统,又包含宗教文本的权威性建构机制。

网络扩展解释

“如是我闻”是佛教经典常见的开篇语,具有多重含义和哲学深度,现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与历史背景

  1. 词义拆解

    • “如是”意为“像这样”或“如此这般”,指代佛陀的教法内容;
    • “我闻”即“我亲耳听闻”,这里的“我”特指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表明经文为阿难亲耳所闻并如实复述。
  2. 历史来源
    佛陀涅槃前嘱托弟子结集经典,阿难因记忆超群被推举复述教法。为取信众人,他在每部经开头加入“如是我闻”,声明内容真实可靠,非个人杜撰。


二、宗教意义与象征

  1. 确立经典权威性
    此句强调佛经内容源于佛陀亲传,如“信使递来远方的一手书信”,确保教法的正统性。

  2. 修行指引

    • “如是”要求以空灵、不评判的心接纳佛法,如明镜映物般客观;
    • “我闻”则提醒修行者需躬亲实践,将听闻的教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哲学内涵

在佛教义理中,“如是我闻”被赋予多层深意:


四、语言与发音

此短语既是历史性的“真实性声明”,又蕴含佛教核心哲学观,引导修行者从听闻、信受走向实证。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经典中的诠释,可参考《金刚经》《佛地经论》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艾杀拜坛报怨编廛财币残夜成粒传圭袭组楚霸王麤梗打发大行星丹芝大头针短暗阨会翡帷复述刚健刚性歌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根株牵连寒柯候选人皇帝老爷黄金鹗假货嘉茂浇异纪检进退唯谷禁抑极重开门红可劲苛捐杂税旷莽乐謌噜哩噜囌美工妙契木墩难解之谜女好跷踦倾筐侵渔裙襵髯茹柔情侠骨襦缊删洗申论寿靡双人床伺瑕导蠙田庐铜瑁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