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头的意思、肉头的详细解释
肉头的解释
(1).方言。谓人肉多丰满。《西游记》第二六回:“那 八戒 见了 寿星 ,近前扯住,笑道:‘你这肉头老儿,许久不见,还是这般脱洒,帽儿也不带个来。’”《中国歌谣资料·湖北民歌》:“ 李师长 ,大肉头,吃大肉,穿纺绸。鬼子来了,跑在我们前头。”
(2).方言。傻瓜,寿头。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乡下人无论是怎样笨,怎样好说话,也不肯这样张开了眼睛做肉头寿头!”
(3).方言。称食物入口有柔软、滑溜的感觉。如:这种米做出来的饭挺肉头。
词语分解
- 肉的解释 肉 ò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果实中*********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 头的解释 头 (頭) ó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指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僶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物体的
专业解析
“肉头”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方部分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使用,其含义较为丰富且带有一定的口语色彩。根据其核心用法,主要可以解释为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
形容人或事物丰满、软和、有弹性,带有肥厚感(常含褒义或中性):
- 这是“肉头”最常用的意思。它用来形容触感或视觉上给人一种肉质丰厚、柔软、有弹性的感觉。
- 用于人: 常形容人(特别是小孩或女性)的脸蛋、胳膊、腿等部位长得胖乎乎、圆润可爱,手感软和。例如:“这孩子的小脸蛋儿真肉头,看着就喜兴。” “她手腕子挺肉头的。”
- 用于物: 形容某些食物(如馒头、面包、某些水果)质地松软、口感好。例如:“这馒头蒸得真肉头。” 也可以形容某些物品(如坐垫、枕头)柔软、厚实、有弹性,坐/靠上去舒服。例如:“这沙发垫子挺肉头的,坐着不硌得慌。”
-
形容人愚钝、不精明、反应慢、容易吃亏(常含贬义):
- 这个含义相对第一个使用频率低一些,但也是“肉头”的重要义项。它形容一个人性格或行为上显得迟钝、笨拙、不机灵、好说话、甚至有点窝囊,容易被人占便宜或欺负。
- 例如:“他这人太肉头了,别人说啥他都信。” “别看他块头大,其实是个肉头,总吃亏。” “办事儿别那么肉头,该争就得争。”
使用特点
- 方言性强: “肉头”不是普通话中的通用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 口语化: 主要用于日常口语交流。
- 语境依赖: 判断“肉头”具体是褒义(形容丰满可爱/松软可口)还是贬义(形容愚钝窝囊),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描述对象。
- 形象化: 其核心含义都源于“肉”的物理特性(丰满、柔软),引申义也与此相关(愚钝、不尖锐、不灵活)。
来源参考:
- 该词释义主要依据汉语方言研究成果及权威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对方言词的收录和解释。其具体用法和流行区域在方言学著作和地方志中常有记录。
- 例如,《北京方言词典》(陈刚 编著,商务印书馆)等地方方言词典通常会收录并解释“肉头”一词在当地方言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肉头”是汉语方言词汇,在不同语境和地区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体态
指人身体丰满、肉感明显,如“这孩子的手真肉头”。
部分方言中也可形容食物口感柔软厚实(如、6)。
-
性格或行为特征
- 软弱可欺/退缩:遇事不敢担当,如“肉头户”。
- 愚钝或傻气:形容人做事不聪明,如“净办这种肉头事”。
- 动作迟缓:指做事拖拉、不利索,如“这人干活儿真肉头”。
二、引申含义
- 吝啬:对钱财过分计较,如“对亲人肉头”。
- 隐晦贬义:部分地区指“窝囊废”或“妻子有外遇的人”。
三、文化及文学用例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中,猪八戒称寿星为“肉头老儿”,此处结合了“丰满”和调侃的意味。
四、地域差异
- 北京话:侧重“慢性子、拖拉”。
- 天津方言:与“磨蹭”相关,如“耍肉头阵”。
注意
该词多为口语化表达,实际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部分含义可能含贬义。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方言词典或相关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謷訾白凉衫班妾辞辇伴奏本军柄臣舶物苍鹰惭汗谶记陈维崧鸱张门户刍言磁北诞言等人冬装哆咴儿女花丰藉府司割酒宫襜规院棍虎果就喉长气短后撤祸根洁身自守鸡缸击毬旧游橘子洲髡耏酷杀面蠒咪姥麋茸逆数气断声吞契己请赇屈处雀舫却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至僧道神出鬼入衰莽熟梅天隧道门跳峦通易舃咸刓琢无效详实贤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