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麋茸的意思、麋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麋茸的解释

中药名。麋的嫩角。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麋茸利补阳,鹿茸利补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麋》﹝发明﹞引 苏恭 曰:“麋茸功力胜鹿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麋茸(mí róng)是传统中药学中的专有名词,特指鹿科动物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幼嫩角。其释义与药用价值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一、字义与基本释义

  1. 字义拆解

    • 麋:即麋鹿,古称“四不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得名《汉语大词典》。
    • 茸:指初生未骨化的幼角,表面密生绒毛,质地柔软《中华本草》。

      合称“麋茸”,强调其生物来源与形态特征。

  2. 核心定义

    指麋鹿雄性个体未骨化、带茸毛的幼角,需在特定季节(春季)割取,经加工后入药《中国药材标准名录》。


二、药用特性与功效

  1. 性味归经

    • 性味:甘、咸,温《中华本草》。
    • 归经:主入肾、肝经,兼入心经《中药大辞典》。
  2. 传统功效

    • 补肾益精: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宫冷不孕等《本草纲目》。
    • 强筋健骨:改善筋骨痿弱、小儿发育迟缓及老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证类本草》。
    • 调理冲任:辅助治疗女性冲任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科玉尺》。

三、现代研究与权威佐证

  1. 成分分析

    麋茸含多种活性物质,如胶原蛋白、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硫酸软骨素及生长因子,其成分与鹿茸类似但比例差异显著《中国中药杂志》。

  2. 药理作用

    • 促进造血: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改善贫血《中成药研究》。
    • 抗骨质疏松:通过调节钙磷代谢增强骨密度《药学学报》。
    • 神经保护:减轻脑缺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中国药理学通报》。

四、鉴别与使用注意

  1. 真伪鉴别

    麋茸断面呈蜂窝状,茸毛粗长且基部具黑色毛囊;区别于梅花鹿茸的细密绒毛和马鹿茸的棱纹《中药材鉴定图典》。

  2. 使用禁忌

    阴虚阳亢(如高血压、甲亢)、实热证(发热、便秘)及外感热病者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权威参考文献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材标准名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第二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本). 人民卫生出版社.

唐慎微. 《证类本草》(影印本). 华夏出版社.

沈金鳌. 《妇科玉尺》. 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2020年第45卷.

中成药研究编辑部. 《中成药研究》2018年第40卷.

药学学报编辑部. 《药学学报》2019年第54卷.

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中国药理学通报》2021年第37卷.

王强等. 《中药材鉴定图典》.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麋茸是传统中药材的一种,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麋茸指鹿科动物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未骨化的幼角,表面带有细密茸毛。其名称源于麋鹿的“茸角”特征,与鹿茸类似但来源不同。

2. 来源与采集

3. 药效与应用

4. 现状与保护
现代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种群曾灭绝,现存均为人工繁育。因此,麋茸的实际应用受严格限制,临床多使用鹿茸替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传统用法或现代研究,可参考《梦溪笔谈》《本草纲目》等典籍或中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矮垛垛暗室不欺百技百辛把拏抱关执钥便孽变天长嘷澄江如练传骑唇尖舌利打夜狐甫里耕艺公吨光灵糓旦过场鼓铸局呵遣咶耳坏嘎嘎滑曼画妖胡扯减压胶带嘉耦疾恶如讐惊诡九停姬周蹶死开津衎尔龙母蛮猺蒙珑南冠客铙管配嫁千日酿钱摊前疑起火热源乳胶审画天命跳趫铁拨铁器时代提款提僈帷车暇晷相烦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