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易的意思、通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易的解释

通达平易。《宋书·刘穆之传》:“ 穆之 中子 式 字 延叔 ,通易好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易"是古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典籍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源构成 "通"字从辵(辶),甬声,本义为道路畅通无阻,《说文解字》释为"达也",引申为贯通、通晓等义。《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十二种引申义项,包含通达事理、学识贯通等抽象概念。 "易"字甲骨文作日月合文,本指阴阳变化,《说文解字》释为"蜥易",后演变为变易、简易、交易三义。在《周易》体系中特指宇宙变化的根本规律。

二、典籍释义 《周易·系辞》载:"通乎昼夜之道而知",郑玄注疏指出"通者,达其变也;易者,推其常也",此处"通易"指通晓变化规律与恒常法则的辩证统一。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进一步阐释:"通者,会其极;易者,执其要",强调对事物本质的全面把握与关键提炼。

在宋代儒学发展中,朱熹《朱子语类》提出:"通易者,非徒知卦爻之变,乃明天地人三才之道",赋予其贯通天人之道的哲学内涵。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从文字学角度注解:"通之使易,易之使通,二者互为体用",揭示该词蕴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需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其使用多见于哲学典籍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以上释义综合参考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等权威辞书及注疏文献。

《汉语大词典》第10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周易正义》,孔颖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

网络扩展解释

“通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ōng yì,其核心含义为“通达平易”。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础含义

    • 通:指“通畅、无阻碍”,引申为“连接、传达、理解”等,如《说文解字》中“通,达也”。
    • 易:意为“容易、平易”,与“难”相对,如《周易》中“易者,简易也”。
    • 组合义:两字结合后,形容事物或人“通达且平易”,既指处事顺畅无阻,也指性格或风格平易近人。
  2. 引申用法

    • 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人的品行或处事方式,如《宋书·刘穆之传》提及“通易好士”,指刘穆之性格通达、喜好结交贤士。

二、应用与示例

  1. 文学与古籍

    • 诗词中常见其意象,如“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通过“通易”暗喻行事顺畅或环境开阔。
  2. 现代语境

    • 可形容性格(如“他为人通易,深受欢迎”),或描述事物状态(如“经络不通易生病”)。

三、相关成语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结合例句或文献深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理事会罢甿半日制学校宝铃暴胀杯觥交错变饰裨贩不中訾察辩场磙愁感春直耽怀得筹得壹元宝雕焕独唱耳闻目击范人扶来公墓光铓官韵核定黄滚滚寰区讙谑华嵩慧海昏定晨省椒室佳品旌轩击球康娱可见联贴另一方面李唐牧羝脑瓢纳牖凝乳浓济奴颜炰虓破律棋子鋭立僧廊赡洽赦格勝妙孙谢腆然投签煨炙渥耀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