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玉的意思、抱玉的详细解释
抱玉的解释
(1).见“ 抱璞 ”。
(2).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三国 魏 嵇康 《古意》诗:“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词语分解
- 抱的解释 抱 à 用手臂围住:拥抱。抱小孩儿。合抱。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抱。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抱负。 心里存着,怀有:抱怨。抱
- 玉的解释 玉 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
网络扩展解释
“抱玉”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释义
- 同“抱璞”:指保持质朴淡泊的本性,不被世俗名利诱惑。例如,形容人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
- 比喻怀才不露:指有德才之人深藏不露,不轻易显露才华。这一含义源自《老子》中“圣人被褐怀玉”的典故,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谦逊的结合。
2.出处与演变
- 语出《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意为真正的智者往往外表朴素,内在却如美玉般珍贵。
- 后世文学作品中常引用此典,如三国嵇康《古意》诗“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南朝钟嵘《诗品》“抱玉者联肩”,均强调才德内敛的品格。
3.应用与示例
- 文学语境:多用于赞颂隐士或低调的贤者,如“抱玉者联肩”形容有才之士众多但隐而不显。
- 现代用法:可引申为谦逊处世的态度,例如“他虽才华横溢,却始终抱玉藏锋”。
4.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 近义词:怀才不遇、韬光养晦、大智若愚。
- 反义词:锋芒毕露、恃才傲物。
5.总结
“抱玉”既是对传统哲理的凝练,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推崇的谦逊与内敛的价值观。其核心在于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非外在表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老子》原文或相关诗词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抱玉
抱玉,又被称为「怀玉」,是一个充满了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用来形容人们心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高尚的品德,类似于怀抱宝玉一般珍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抱玉」的部首是「手」,其中「抱」是手抱的意思,「玉」则指代宝玉。整个词语的笔画数为11,具体拆分为:「抱」的笔画数为8,「玉」的笔画数为3。
来源和繁体
「抱玉」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后续被广泛运用于古代文学、书法和绘画中。在繁体字中,「抱」和「玉」的形状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抱玉」的字形稍有变化。「抱」的形状通常是用手臂抱持着一个物体的样子,「玉」的形状则更加简洁,弧线更加圆滑。
例句
1. 他心怀抱玉,追求卓越的人生。
组词
与「抱玉」相关的组词有「怀玉」、「玉律」、「玉人」等。这些词语都与珍贵宝玉和追求高尚美好有关。
近义词
与「抱玉」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怀柔」、「怀抱」和「心怀」。它们都表示人们内心怀有某种情感或追求。
反义词
没有具体与「抱玉」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但与珍贵宝玉相对的可以是「丢骨弃璞」等词语,表示丢失贵重或美好的事物。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继续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