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蒙受耻辱。 明 唐顺之 《与郭似庵巡按书》:“况僕含瑕积垢以此终世,惟应躬耕灌园,矢沟壑之志,保桑榆之路,补东隅之失,庶几不詒田夫野人訕笑。”参见“ 含垢 ”。
"含瑕积垢"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长期包容缺点、积累污秽,或指事物因长期存在缺陷而变得污浊不堪。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构成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含瑕" 指包容瑕疵("瑕"本义为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积垢" 指堆积污垢("垢"即污秽)。整体形容对缺陷的长期容忍导致污秽累积的状态,既可指具体事物的污损,也可喻指道德或精神的堕落。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3卷,第456页;《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5版,第187页。
引申义
来源:《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中华书局,2010年,第321页。
单字溯源
来源:汉典网(www.zdic.net);《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构词逻辑
成语通过"含+积"(动作持续) 与"瑕+垢"(负面要素) 的并列结构,强调缺陷与污秽的动态积累过程,隐含对放任态度的批判。
儒家伦理关联
成语暗合儒家"修身防微"思想,如《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反对对缺点的纵容。
来源:《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589页。
文学应用实例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22回描写破落寺院:"檐瓦凋残,墙垣倾圮,香案含瑕积垢",借物质衰败隐喻礼崩乐坏。
来源:国学大师网(www.guoxuedashi.com)《儒林外史》原文库。
“含瑕积垢”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明代文献或权威词典。
百舌子嗶剥裨裨狴户博得称贤荐能重山复水创定出性调法递演粉线覆酱烧薪赶趟儿观眺贵焰果报憾事鸿茂红烫烫后次华东浑头浑脑家蚕缄闭教会学校夹庾揭竿静兀兀矜清急起直追沮泽扣子馈荐裤脚理文鸾困凤慵盲昧昴灵面朝面墙明昏靡替南牀朴愚桥直棋布庆诞青杨巷如寄爇香顶礼史不绝书侍鬟首先属怨苏鬼套裙缇幕尪疢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