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吏的意思、戎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吏的解释

武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需 之孙 頊 ,前国学明经; 文哲 姪孙 继 ,为 杭 之戎吏,皆説之相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戎吏

释义

戎吏(róng lì)指古代军队中的官吏或武职官员,专司军事管理、边防事务或军队行政职责。该词属复合词,由“戎”(军事、兵器)与“吏”(官吏)组合而成,凸显其武职属性。


一、词义解析与历史背景

  1. 核心职能

    戎吏主要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训练调度及边防事务。例如唐代府兵制中,折冲都尉、果毅都尉等均属戎吏范畴,统领府兵并监管地方军务 。

  2. 官职层级

    不同朝代戎吏的职级差异显著:

    • 秦汉时期:郡尉、县尉为地方军事长官,掌兵卒征调与治安;
    • 宋代:巡检使、都监等负责地方戍守,隶属枢密院调配 。

二、文献依据与权威考释

  1. 古代典籍记载
    •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明确戎吏的军事管理职能;
    • 《新唐书·兵志》提及折冲府“设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佐证唐代戎吏体系 。
  2. 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戎吏”为“军中官吏”,强调其武职特性(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卷,页423)。


三、文化延伸与制度演变

戎吏制度随中央集权强化而变迁:


参考资料

  1.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华书局,2015)
  2. 《唐代军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网络扩展解释

“戎吏”是古代汉语中对武官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戎”:原指兵器、军事活动或军队(如“兵戎”“戎马”),也代指古代中原以西的少数民族。
  2. “吏”:泛指官员,尤其指基层或地方官吏(如“胥吏”“酷吏”),但结合“戎”则特指军事系统的官员。

二、历史语境中的职能

  1. 核心职能:负责军事管理、边防安全及军队训练,需兼具军事指挥与行政能力。
  2. 文献例证:宋代王谠《唐语林·补遗二》记载“文哲侄孙继,为杭之戎吏”,表明该词用于描述地方武官职位。

三、与其他官职的关联


四、使用范围

主要见于唐宋文献,如《唐语林》,后世逐渐被“武将”“军官”等词取代,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戎吏”是古代对军事官员的统称,强调其军事职能与管理属性,需结合具体历史文献理解其语境意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语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摆饰半高跟拖鞋,半高跟凉鞋北斗星本固枝荣本来秕减鬓朵残年余力草料长短术扯倒僢驰酢报打哆嗦慸介顶结动跃冯循風音封殖凤字噶举派岗楼高台盘鼓叫衡度合音字会长获吕布机案见机见义敢爲焦煎家神界画揭举鸡舍矍然口奏类册粮糒聋聩乱搞落生漫録末光默转潜移母草你来我往敲金击石蜻蜓点水琴瑟失调啓示企业形象稔色山墅神玺土酒王蚥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