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刀的意思、裁刀的详细解释
裁刀的解释
裁纸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世人但知医有十三科,画有十三科,殊不知裱背亦有十三科:一织造綾锦绢帛、一染练上件……一经带、一裁刀,数内闕其一,则不能成全画矣。”参阅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裁刀》。
词语分解
- 裁的解释 裁 á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裁剪。裁缝。裁衣。对裁。 减除,去掉一部分:裁减。裁军。裁员。 决定,判断:裁判。裁夺(考虑决定)。裁决。裁度(?)。裁断。 安排取舍:体裁。别裁。独出心裁。 节制,抑
- 刀的解释 刀 ā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姓。 笔画数:; 部首:刀;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裁刀的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裁刀(cái dāo)指专门用于裁剪纸张、布料、皮革等片状材料的工具,其核心特征为刃口锋利、刀身平直,通过切割实现材料的分割。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裁刀是由“裁”(切割、剪断)与“刀”(利器)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泛指用于精准切割的扁平刀具。
- 功能定义:以人力或机械力推动刀刃,沿直线或特定轨迹分割材料的工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8页)。
- 典型场景:书画装裱中裁切宣纸、服装制作中裁剪布料、印刷业分切纸张等(《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裁刀”词条)。
二、用途与分类
-
手工裁刀
- 传统刀身多为金属(钢、铁),刀柄材质包括木质、塑料或骨质,常见形态如直柄裁刀、滚轮裁刀(《中国传统工具图鉴》,文物出版社,2015年,第204页)。
- 例:装裱师使用裁刀修整画心边缘,需保持刀刃与尺规贴合以确保切口平直。
-
机械裁刀
- 工业领域采用电动或液压驱动,如切纸机的铡刀式裁刀,可批量处理纸张、卡纸等(《印刷工艺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76页)。
- 特点:刀口长度可达数米,压力吨位高,需配合定位系统操作。
三、核心特征
- 刃口设计:单面开刃为主,倾斜角度影响切割精度与耐久性(《刀具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132页)。
- 材质演变:古代多用青铜、铁,现代以高碳钢、合金钢为主,部分采用陶瓷涂层提升耐磨性(《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15页)。
四、历史与文化背景
裁刀最早见于汉代文献,随造纸术与纺织业发展而普及。明代《天工开物》记载:“裁帛用长刃,以檀木为柄”,反映其工艺形态(《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7年,第189页)。文人书房常备裁刀,用于裁纸、修册,成为文房雅器之一。
五、现代应用拓展
除传统手工业外,裁刀技术延伸至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精密制造(激光裁刀切割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体现工具功能的泛化(《先进制造技术》,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157页)。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 王世襄.《中国传统工具图鉴》. 文物出版社,2015.
- 张逸新.《印刷工艺手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 孙桓.《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网络扩展解释
“裁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cái dāo,其核心含义是用于裁切纸张、布料等材料的刀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裁刀主要指裁纸刀,是传统文房用具之一,用于切割纸张、绢布等轻薄材料。其功能延伸至装裱、印刷、制鞋等领域,例如裁切画心、布料或鞋底夹层。
历史与出处
- 起源:南北朝时期,文人多用随身小刀替代专用裁刀,尚未形成独立工具。
- 文献记载:
- 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提到装裱工艺“十三科”,其中“裁刀”为必备工具,缺失则无法完成画作。
- 文震亨《长物志》也记载了裁刀的用途,强调其在文房器具中的地位。
用途与例句
- 传统装裱:用于裁切画心、绢布等材料,需搭配裁板、锥针等工具。
- 现代工艺:
- 制鞋中用于切割中底、大底夹层。
- 印刷设备中与滚筒配合完成压痕或横切。
- 例句:
“托好的画心要用裁板、裁刀、裁尺打裁装饰材料。”
“压痕机由裁刀和滚筒构成。”
裁刀既是传统文房工具,也是现代工艺中的实用器具,功能从简单的纸张切割扩展至多领域精细操作。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明清文献中已明确记载其专业化用途。
别人正在浏览...
按照把浅北西厢便然别念波蹅才赋唱好是愁怅此界彼疆胆战心寒刀鋋点手莋脚兜结多伦多独杀凡母风尘之变跗骨伏龙凤雏俘擒格凛凛过吹火繖或一甲铠娇颜急健籍纳惊痛近乡情怯就义句婴寄押龙翼鹿撞埋掩蒙茂皿卷青田七平八稳拳握铨综容卫闰朝烧羹饭首车悚立胎教天冠天假其年罔觉危邪温仁无可置疑下临謏訹黠彊谢鲍泻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