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写胸怀。 唐 温庭筠 、 段成式 , 余知古 常题诗唱和,有《汉上题襟集》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段成式》。后遂以“题襟”谓诗文唱和抒怀。 清 钱谦益 《和东坡西台诗韵》之二:“肝肠迸裂题襟友,血泪模糊织锦妻。” 清 曹寅 《程霱堂至诗以慰之》:“暂止题襟泪,江乡近若何。”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下》:“既而用宏於题襟,途广於赠答,语妙书工,旁开藻饰,鐫崖鋟木,涣衍寰区,巨可及於江山,琐亦周於厠溷。”
“题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与诗文创作和抒发情怀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题襟”最初指在衣襟上题写诗句,后引申为诗文唱和、抒写胸怀的文学活动。该词源自唐代文人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等人的诗集《汉上题襟集》,这部作品收录了他们互相唱诗作,成为这一词汇的典故来源。
部分资料提到“题襟”可引申为心境高远、胸怀宽广(如),但这一解释更接近对“襟”字的单独理解(如“胸襟”),与“题襟”原义关联较弱,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题襟”核心含义是通过诗文唱和表达情怀,源自唐代文人传统。若需进一步了解“襟”的单独含义(如衣襟、胸襟等),可参考汉字解析类资料。
《题襟》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在衣襟上题写诗句或字画,也可用来形容文采或才情。
《题襟》这个词由部首组成。其中,“题”字的部首是“言”,“襟”字的部首是“衣”。按照笔画顺序,“题”字共有7画,而“襟”字共有14画。
《题襟》这个词源于古代,形容文人才情或书画等方面的修养。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题襟》这个词的古时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太大差异。
1. 他的作品始终具有一种高雅的题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这幅画的题襟出自一位名家之手,精美绝伦。
题画、题诗、外题、襟懿、襟怀
技艺、文采、才情、墨宝、笔锋
平庸、平淡、普通、无趣、缺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