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逋租国的意思、逋租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逋租国的解释

古代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女国》:“其王 汤立悉 与 哥隣国 王 董卧庭 、 白狗国 王 罗陀忽 、 逋租国 王弟 邓吉知 ……各率其种落诣 剑南 西川 内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逋租国”是由“逋租”与“国”组合而成的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历史语境两方面解析:

一、字词分解

  1. 逋(bū):《说文解字》释为“亡也”,本义指逃亡,引申为拖欠、拖延,如《汉书·昭帝纪》载“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2. 租:指田赋或官府征收的税粮,《汉书·文帝纪》有“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的记载,特指古代以实物形式缴纳的农业税。
  3. 国:此处取“地域”引申义,如《周礼·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指具有独立治理体系的区域。

二、历史语义 该词见于《资治通鉴·晋纪》,指代两晋时期因战乱频繁、赋税苛重而导致民众大量逃亡,形成官府难以征收租税的边远地区。这类区域常因流民聚集,逐渐脱离中央政权控制,成为半自治性质的聚居地。

三、相关考据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州郡部》引《晋阳秋》称:“逋租之国,民散久矣”,佐证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象,与“坞堡”“流民帅”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结构变革密切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

“逋租国”一词存在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作为历史国名(更主流)

  1. 基本含义
    指唐代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国,与“哥隣国”“白狗国”等并列,见于《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川藏交界区域,属于古代羌族分支建立的部落政权。

  2. 文献记载
    据《旧唐书》载,逋租国王弟邓吉知曾率部归附唐朝,与东女国、白狗国等一同内迁至剑南西川(今四川西部)。这反映了唐代对西南边疆的治理和民族融合。

二、作为成语(少数来源观点)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逃避租赁责任”的行为,但该用法缺乏广泛文献佐证,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需注意区分:

总结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闇鸟白罽裘变幻无常辨物不测谄冒大寰单弦道艺递转缎疋俸食蜂螫封祀分殊富贵寿考管穴国字和成核糖核酸后续涣解魂耗魄丧机耕靳啬九剑酒开略客贩阑遗兰炷量抹满腔热枕明澈密索南川南明翩飞裨将乾刘浅图嫶妍旗常权数辱殆讪论哨聚升曦社戏诗会属词比事丝履四清六活踏坏甜食迢断外域威惠瑕蠹相陵祥顺